交汇点讯 伴随着行进的鼓点,2月22日,政协常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常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相聚两会,吹响奋进号角;约“会”春天,汲取前行力量。未来,离“万亿GDP”之城仅一步之遥的常州如何寻找“突破口”,交上一份“发展更有质感,民生更有温度的答卷?”
“十四五”是常州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五年,也是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五年。“眺望前行的道路,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奋斗的征程。”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开幕大会上说,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必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认清历史方位、牢牢把握机遇,纵观大势谋全局;必须扭住第一要务、聚焦重点攻坚,只争朝夕谋发展;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矢志不渝惠民生;必须弘扬常州精神、勇于干事担当,一着不让抓落实。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向着春天出发的两会,一笔一画镌刻着这座城市新的奋斗篇章。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回望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常州城市实力大幅提升,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生态建设力度空前,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成果,交出了一份展现“强富美高”鲜明特质的成绩单。
陈金虎这样总结道:常州“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强化,“新”的动能加快聚集。
在2021年“数字成绩单”中,主要经济指标中多个大幅增长的数字,引人注目。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方阵,GDP达8807.6亿元,增长9.1%,人均水平突破2.5万美元,奔向“万亿俱乐部”。
中以常州创新园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中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常州位列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12位,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6位,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18位,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次获得“长安杯”的设区市。引进各类人才10.6万人;新建改建人才公寓3.1万套(间)。
22万平方米“大板房”专项整治,175个老旧小区列入改造、惠及居民11.1万户。教育、医疗、养老优质供给不断扩大,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省特色田园乡村28个。常泰长江大桥、南沿江城际铁路等加快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建成通车,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交通健康指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沿江1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全部关停,生态环境持续提升。
14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常州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交出了一份彰显常州速度、体现常州力量、展示常州温度的高分答卷。
发展源于勠力同心,成绩来自共同奋斗。常州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领航定向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务实苦干的结果。
审时度势,势如破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城市之间的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无论是谋划改革还是推动发展,都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握。
陈金虎说,要把今日之常州放到长三角、放到全国的参照系中,“跳出常州看常州”,要在对标找差中瞄准标杆,在追赶标杆中成为标杆,首先就要认识今天的常州。
今天的常州,产业振兴之势日益凸显。常州以产业而兴,因产业而盛,产业成为最鲜明的城市烙印。随着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迎来爆发式发展的新风口,我们的竞争优势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未来空间大有可为。
今天的常州,能级跃升之势积蓄待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在常州叠加交汇,“两湖”创新区未来可期、高铁新城加快建设、老城厢复兴发展,城市承载力、辐射力日益增强,服务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备,正是突破城市能级“天花板”的大好时机。
今天的常州,区位质变之势呼之欲出。常州公铁水空管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全,随着常泰长江大桥、常泰铁路的建成,长三角最重要的东西横轴和南北纵轴在常州交汇,常州“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一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串联苏南、浙北、皖南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正在崛起。
今天的常州,政通人和之势充分激发。常州的干部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企业家有眼光、能创业、创大业,产业工人肯钻研、懂技术、能吃苦,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干部群众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空前激发,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唯有科学识势、系统谋势、扎实蓄势、全面起势、合力成势,以破竹之势、磅礴之势、如虹气势,努力在新征程上创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业绩。
只争朝夕谋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立足今年怎么干,陈金虎给出常州答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聚焦聚力“532”发展战略,跑出更快速度,干出更高效率,走出现代化建设的常州路径。
要坚定不移提能级,着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统筹推进“两湖”创新区发展、高铁新城建设、老城厢复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长三角美誉度、知名度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要坚定不移强产业,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让数字经济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要坚定不移聚人才,瞄准科技竞争前沿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聚焦城市发展、产业培育和企业壮大,引育更多“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高精尖缺”人才,引领支撑城市远大抱负,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让天下英才在常州绽放芳华、追逐梦想,遇见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要坚定不移优生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长江大保护为龙头,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重现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加快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
要坚定不移保安全,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置于首位,有力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织牢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构建全面安全、系统安全、长效安全“三位一体”的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常州坚持把老百姓的关键小事当做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努力将一个个民生“难点”转变成撬动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支点”,让人民群众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聚焦共同富裕,统筹“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既关注“大多数”又不忘“极少数”,既做实“物质富裕”也促进“精神富有”。聚焦公共服务,擦亮“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六张民生名片,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聚焦“急难愁盼”,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既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又做好百姓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
始终和难题“较真”,主动向矛盾“叫板”,才能真正让群众“叫好”,才能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在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上收获最美风景。陈金虎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用我们的披星戴月换取万家岁月静好,用我们的奋力奔跑追逐美好灿烂明天。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踏着春天的脚步出发,常州,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状态“一起向未来”。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 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