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警十一年,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诠释对工作的热爱。为了寻找证据,他“飞檐走壁”,攀爬过33层的高楼房顶,冲进浓烟的火灾现场,凭借过硬本领,让无数证据“开口说话”,为各类大案要案侦破提供重要支撑。他就是常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王晔俊。
王晔俊,男,1989年12月生,硕士学历,中共党员,2012年8月,科班出身的他加入了常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队,多年来,他的现场勘验技术让同事们叹服,渐渐地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专家”。王晔俊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评“优秀公务员”5次,被常熟市公安局嘉奖1次,荣获“全国优秀现场勘查员”,苏州市“十佳刑警”提名等荣誉称号。
初出茅庐 协助破案赢民心
他在工作中找到人生方向
初入技术队,面对活生生的案件,只有理论知识的王晔俊深深地感受到了空虚和不适。作为一名刑侦技术人员,不能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必须要到一线去了解案件现场,要想快速成长必须要不断实践。为此,王晔俊主动向领导提出到一线现场学习。
2012年10月的一天晚上,正在值班的王晔俊接到派出所电话:辖区一出租屋内被窃电脑主机一台。挂断电话后,他火速赶往,这是他第一次独自看现场,他在路上不断告诉自己,要胆大心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到了现场后,他也是说到做到,在电脑网线头上指甲盖大小的地方找到了突破口,小心翼翼地提取后放进了物证袋,附上详细的勘验报告交给了实验室。
“小王,下午来一趟所里,被窃电脑主机找到了,这次多亏了你。”两天后,王晔俊接到了主办的民警的电话,当他来到所里后,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将一面锦旗交到了王晔俊手里。“小王警官,谢谢你,派出所的同志都跟我说了,我的电脑主机能找回来多亏了你,资料文件全在,一点都没丢。”当事人小赵激动地握住他的手。感受到当事人真诚的谢意和失而复得的喜悦,王晔俊心里备受鼓舞。
“咔嚓。”在与当事人合影的一瞬间,王晔俊找到了人生方向,他告诉自己:一辈子当技术侦查员也挺好,能这样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特别有价值。
办公室搬了多次,这张合影始终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王晔俊说:“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抽丝剥茧 “火眼金睛”
他在蛛丝马迹中让证据“说话”
“作为技术人员,一到案发现场,就要尽力勘验出嫌疑人走过哪里,动过哪些,留下什么……”谈起刑侦痕迹检验工作,王晔俊滔滔不绝。
2019年8月,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安民警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的能力水平,常熟市公安局抽调精干警力参加上级缉毒执法练兵竞赛,作为技术员的王晔俊很珍惜这次锻炼机会。8月30日晚,在对一辆安徽霍邱到上海的大巴车进行查缉时,民警发现一名男子有贩毒嫌疑,且其正通过微信进行着买卖毒品的交易。为了将上家一举查获,参战民警决定放该藏毒包裹入常。9月2日上午,成功截获该包裹。
作为团队唯一的技术员,王晔俊深知自己的使命,他认真地对包裹进行开箱查验。打开一看,只看到一个普通的电热水壶,从外观上观察,根本看不出异样。他小心谨慎地层层抽丝剥茧后,终于从电热水壶的塑料把手内部,发现了一小袋包装完好的白色晶体。经毒品鉴定,这些晶体正是冰毒,总重10克左右。除了毒品,王晔俊还在热水壶上提取到了关键性的证据,正是因为这一证据,警方成功破获了该贩卖毒品案。
能在寻常中发现不寻常,对王晔俊来说也是从事刑事技术需要掌握的看家本领。此前,市区某药店发生持刀抢劫案,作案中,嫌疑人佩戴口罩手套,反侦察意识极强,现场无明显痕迹,王晔俊沉住气细心勘查现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取得重要证据,协助办案民警最终确定并抓获嫌疑人。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他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
2020年3月,上级公安机关提出“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刑侦部门电子物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电子数据勘查取证鉴定能力,有效打击新型涉网手段犯罪”新要求。现实中,传统案件不断下降,电诈案件等新型案件不断上升,这对王晔俊来说是新的挑战。
为此,王晔俊先后多次前往浙江学习电信网络诈电子证据提取先进经验。回单位之后,他把学到的新技术积极运用到工作中,并负责指导新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上大课,开小灶,面对面教,手把手带”,王晔俊不厌其烦,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传给科室的其他同事们。
“尽最大努力,做好刑侦的幕后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王晔俊说,不断在刑侦实践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勘验技术水平,在幕后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给办案提供侦查线索、提示,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提供相关的证据,这都是他身为警察的职业成就感。(刘洪桥、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