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街道两侧的商店十有八九是渔具店。除外出务工人员,镇上大部分村民都在从事渔网具生产、销售等相关工作。围坐在一起的妇女、老人们用双手快速地编制虾笼,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他们因年纪大、文化低而难就业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背后,人们总会提起彭城村党总支书记黄得鸿和渔网具协会。从下岗到创业,从个体商人到产业协会领路人,黄得鸿一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先后获得淮安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的荣誉。
从失业到创业,与“渔具”巧结缘。说起黄得鸿,邻居岳卫祥连连夸赞:“为了开渔网具加工厂,得鸿当年吃了不少苦。下岗后,碰了很多次墙,才完成心愿。”
1997年,因原单位破产改制,黄得鸿成了下岗工人。他决定重拾彭城村传统产业——渔网具加工。为使产品质量靠得住,他南下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走渔民、访村落,学习那里的渔网、虾笼等产品的先进制作工艺,熟练掌握了制作流程与工序。1988年,他向亲友借资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买设备、购原料,在自家院子里搞起了渔网具加工。
从散户到联营,与“民心”同频共振。“过去村里大大小小几十户,各做各的,不成气候,动不动就有小加工厂倒闭破产。”党员吴光国说,针对过去的散户加工模式,黄得鸿2004年倡导成立渔网具协会,吸纳会员253名,营销大户56户,有效整合了资源,形成集聚效益,还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该镇渔网具协会致力于带动全镇居民发家致富。2019年全镇渔网具产业产值2.6亿元,带动本镇居民就业5000余人,年均增收3万元。一只虾笼加工费1.5元,手快的每天能编60只,每月可收入2000多元,七旬老人每月也能赚到1000元。对出行不便的群体,协会安排人员集中上门送加工材料,收取加工成品,货款日清日结,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从发家到发展,与“党建”深度融合。2005年,渔网具协会成立了党支部。以支部引领渔网具加工业发展,促进产业壮大与“党建”深度融合。协会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生产经营制度,协商解决难题,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渔网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如今全镇渔网具产业蒸蒸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全国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蒋坝生产的渔网具。渔网具老板王国兵说:“团体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以协会为依托,要把蒋坝镇的渔网具产业做大做强。”
“挖掘本土优势,鼓励、支持像黄得鸿这样的乡土人才,壮大传统产业,可以更好地带动百姓致富。”蒋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孝洋表示。
李彤 王超 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