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 姜彩兰 左文东 杜勇清 王正道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在江苏淮安广袤的乡村大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实干热潮,浓墨重彩地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亮丽画卷。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淮安各地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当地老百姓走向致富之路。
韦集村:引进产业鼓起“钱袋子”
曾经无资金、无资源、无资产的“三无”村——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韦集村,近年来,将土地流转同招商引资相结合,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2019年,全村集体收入130余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
韦集村地处岔河镇西南角,与朱坝袁集、万集郭贝庄相邻,交通闭塞,全村总面积5450亩,人口2399人,其中有建档立卡户52户120人。村集体资源匮乏、经济薄弱,一度是省定经济低收入村。
近年来,韦集村引进淮安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蔬菜大棚300亩,流转土地3000亩引来稻蟹混养大户发展稻蟹共作,还与华斯达签订100亩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协议,每年增加土地流转服务费10万元,解决300余人就业。
淮安成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成东说,一期承包了200亩,整体经济效益都非常好,村里的服务很到位,现又增加了100亩的大棚,已建设完成。“以前老百姓的土地流转费是每亩800元左右,现在以每亩1000元流转给我们,可带动200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谢城东说。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吉秀兰说,“此前和老伴两人在家务农,每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现在到蔬菜大棚做零工,每天50块钱,家里十几亩土地也流转出去了,一亩地一千元,小日子越过越好了。”
为招引更多优质的产业入驻,韦集村“两委”积极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村集体投入40万元,把田间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两侧路灯、绿化带同步完善,实现田间面貌大转变。
周春勇是稻蟹混养大户,去年流转3000亩土地,用来稻蟹混养。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元,用工100多人。周春勇说,来韦集村投资,主要是看中这里水质优良、气候温和、适宜螃蟹生长,同时,村“两委”积极帮扶,给予很多政策支持。“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方便我们运输螃蟹,替我们省下大量时间和金钱。”周春勇说。
下一步,韦集村“两委”将做好现有项目的帮办工作,促进更多项目在韦集村落地生根,进一步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霍山村:一粒虾稻米带富一方人
4月13日上午,伴随着春日的暖阳和布谷鸟的叫声,马永波在稻田里下稻种培育秧苗。马永波是盱眙县官滩镇霍山村盛和源稻虾养殖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龙虾香米亩产1200斤左右,按每斤5块5的售价计算,今年保守估计要卖到250万元。”马永波的脸上充满喜悦。
2018年,马永波结束在外漂泊的生活,回乡投资350万元创办占地380亩的盛和源稻虾养殖家庭农场,专门经营龙虾养殖和香米种植。老同学马志虎以技术入股,专门负责研究虾稻共生的种养技术。
“虾稻米的种植过程并不顺利,受土壤、水质、气候等因素影响,我遇到很多困难,很感谢村里和镇里给我的帮助与支持。”马永波坦言,2018年、2019年雨水充足,农场的堤坝溃堤了五六次,多亏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制定了堤坝重建整治方案,帮助农场抓紧修复毁损堤坝。
霍山村的肥沃土壤和清澈水源让龙虾香米晶莹剔透、软韧清香,不仅让马永波的生活“润”起来,还吸引了50余名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也加入进来,张成军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咱们村土地流转时,我分到12万元,每年还有股权分红。但我闲不住,现在到农场稻田里除除虫、抗抗旱,每个月能赚工钱,同时还能向老马学种植技术,以后我想自己创业。”张成军笑着说。
虾稻米种植是门技术活,马永波事无巨细,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乡亲们。“一个人富不算富,要跟乡亲们一起富。”马永波说。
马永波种植虾稻米的成功,引起了霍山村党总支副书记毛学银的注意:“老马能种好香米,村里为什么不能呢?”村里聘请马永波为技术顾问,流转了400亩地,成立“淮霍虾稻”农村经营合作社,亩产值超8000元,虾稻米广受欢迎,供不应求。2020年,村合作社收获4万斤虾稻米,仅此一项就给村里带来近30万元的收入。
一粒虾稻米带富一方人。春虾已经上市了,待水田里插上稻秧,田野一片绿色,苗盛虾肥,一幅美丽的虾稻致富图在霍山村徐徐展开。
沙庄村:五分莴苣地 种出致富经
沙老爹种莴苣,是被逼出来的。
二十年前,沙老爹还不老,年纪不过55岁,一家老小拢共分得两亩地。地少,一季水稻一季麦,沙老爹说,那时候的日子,叫“熬”。
在淮安区漕运镇沙庄村,耕地资源不足的情况,家家户户都一样。村民们也听说过,不种稻麦种蔬菜,周期短,不仅赚得多,也来钱快。可沙庄的地,适合种啥菜,技术上哪学?不知道。
邻县清江浦区黄码镇,距离沙庄村11公里,是“淮安红椒”发源地,境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品种丰富,种植技术成熟。得知信息的沙老爹欣喜不已,骑上自行车直奔黄码,拜师。
有了技术,沙老爹浑身精神,拿出5分地,种莴苣,一炮打响,平均每分地长出莴苣600棵,棵棵争气,茎肥叶绿,卖给菜贩,净赚3000元,比种稻麦的收入翻了一倍。
试种成功,心里有底,5分地扩大到两亩地,种莴苣种出致富经、日子越过越有味的沙老爹,在沙庄成了左邻右舍眼中的能人。此时的沙老爹,盘算的却是另一着棋:帮帮乡亲。
2011年,机会来了。黄码镇蔬菜种植大户杨建高、陈广能、许成金急需找地,扩大种植规模。这三位种植蔬菜的“老把式”,沙老爹都熟悉,也有交情,悉数请到沙庄,搞土地流转,发展蔬菜经济。
沙老爹思路明确:“土地流转了,建蔬菜大棚,村民不用种地就能获得地租收入,愿意到大棚里务工的,还可以多赚一份薪金,尤其是村里的低收入户,打工也不需要跑远路。”
然而,村民们的反应,出乎三位种植大户的意料:“地,是沙庄人的命根子,地越少才越金贵,流转了吃啥?”
土地流转受阻。沙老爹二话不说,当跑腿,挨家挨户做工作,忙活了半个月,流转土地130亩。为了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沙老爹干脆挑起大梁,联合从黄码请进沙庄的三位种植大户,外加当地范集镇的种植大户何中海,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搭建起90个蔬菜大棚。其中,沙老爹自种大棚9个,面积总计11亩。
十年过去,如今这90个蔬菜大棚,种植的蔬菜已从起初的莴苣、扁豆、四季豆,扩展到了毛豆、丝瓜、空心菜、茼蒿、韭菜、青椒、皮皮菜等十数个品种,年纯收入达90万元,常年为沙庄村解决留守老人、低收入户就业60多人,年龄最大的69岁,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十年过去,如今的沙庄人,已很少有人称呼沙老爹的本名“沙彦青”。用正在四季豆大棚帮忙锄草的低收入户胡冬英的话说:“叫他老爹,一是因为他已经是75岁的人了,二是因为他有一副热心肠,叫他老爹,亲切。”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姜彩兰 左文东杜勇清 王正道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通讯员 唐微 严启龙韩雨润赵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