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淮安 > 要闻 > 正文
全力再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盛景,淮安匠心擘画大运河百里画廊长卷
2022/01/08 08:09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元月6日,淮安举办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开工仪式,中国水工科技馆、石塔湖片区城市更新、华章·大角牧风特色田园综合体等6个总投资超150亿元的项目同时宣布开工,涵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表示,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国家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规划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就是要系统全面、区域联动、集中力量做好这份“国考”答卷,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样板。

  起笔不凡,重现“运河之都”繁华

  傍晚6点,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两岸,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游船画舫满载游客徜徉千年运河,沿途清江大闸、清江浦楼、济安水龙局等古迹尽收眼底。中洲岛畔、国师塔旁,明清时期商贾云集、市不夜息。

  一直以来控扼着淮河、大运河等多条重要水道,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淮安,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是当之无愧的“运河之都”。明清时期,以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为标志,淮安奠定了全国漕运指挥、河道治理、漕船制造、漕粮转输、淮盐集散 “五大中心”的地位。

  历史上因运河而鼎盛一时的淮安,今天如何再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盛景?淮安的答案是:“一定要守住‘祖宗’遗产。”

  近年来,淮安创新组建全省首家“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市级管理协调机构;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着力构建“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出台全省首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去年9月6日,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召开,系统谋划实施基本覆盖淮安全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奋力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

  按照规划,大运河百里画廊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线水域长约125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沿线涉及的街道、镇、村辖区。目前,由省规划设计集团编制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市级战略规划,以及同步启动的沿线各县区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壮丽东南第一州”逐步从蓝图迈入现实。

  因地制宜,匠心绘就“淮上四卷”

  “百里画廊建设是回应城市梦想的现实举措。我们将坚持‘产、城、镇、人’融合,充分放大淮安运河文化、生态、水韵特色优势,整合资源、串珠成链,让百里画廊成为带动全市各层面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抓手。”淮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史志军说。

  在充分调研沿线地域人文特征的基础上,淮安市精心绘制了“淮上四卷”——“如意安澜”“泱泱治水”“传世古堰”“湖山胜境”,围绕“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的定位思路,加强市县联动,在全市域范围内勾勒美好蓝图。

  “如意安澜卷”以清江浦区城市更新类“一线七点”项目、淮安区四湖一垠一镇项目为重点,将运河沿线及城市更新片区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与生态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风光带,以“绣花”功夫精心勾勒现代版“清明上河图”;“泱泱治水卷”着眼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清口枢纽核心展示园、洪泽湖古堤(二河西堤)生态修复工程,涵盖环境整治、城市提升、旅游开发等多个环节;“传世古堰卷”主推洪泽湖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淮安华强方特项目,提升城市滨湖地带景观面貌,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城市度假区,点燃富民增收新引擎;“湖山胜境卷”中,盱眙县港口产业园、第一山历史街区分别结合自身区位和文脉优势,着力产业升级、还原古城风韵。

  在这条长达125公里的美丽“项链”上,更多耀眼的“珍珠”竞相涌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担纲设计的中国水工科技馆,总投资约26亿元、总用地面积11.3万平方米,是淮安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的重点工程。中国漕运城、高家堰集中展示带、板闸遗址、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盱眙大云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也正加速崛起。

  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发展能级

  以千年运河为画纸绘制而成的百里画廊长卷,以文化保护传承为引领,抓项目、壮产业、促转型、谋发展,淮安精准锚定古今辉映的人文画廊、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富民画廊和美好幸福的宜居画廊目标持续发力。

  百里画廊规划建设一年以来,淮安不断加大以大运河文化为主体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以沿线生态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为目标,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以运河度假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运河沿线基础设施、功能布局,编制运河旅游精品线路,促进文化、生态和旅游功能融为一体,构建立体化的文旅空间;统筹推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城市面貌提升、乡村振兴实施,带动淮安城市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发展能级全面提升。

  “一年搭框架、两年出形象、三年创示范、五年展盛景。”新一年的钟声敲响,古运河畔的淮安儿女,正以严整的构图、巧妙的布局,从历史遗产中寻觅发展先声,奋力勾画“运河之都”的辉煌盛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莎沙 通讯员 葛高华 袁坤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