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金句频出,面对这场关于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的盛会,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赞不绝口,认为将极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西方学者乔治:中国对于当代世界文明有着重要的贡献
法国高等欧洲研究国际中心的学者乔治谈到,希腊总统在论坛上提到,希腊非常欢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个倡议对于希腊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希腊不仅代表自己的国家,还代表着欧盟和西方世界,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希腊完全能够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个倡议。因此他相信,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措施不仅是针对亚洲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更是对国际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文化产业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到,文化交流互鉴十分重要,同时,中国致力于促进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文明,因此我认为中国对于当代世界文明有着重要的贡献。” 乔治说。
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表明中国交流互鉴的态度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谈到,习近平主席从亚洲文明的历史谈到亚洲合作的当下,从文明多样性、包容性谈到亚洲繁荣、互通互融、安全和发展,并对亚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文明的互鉴提出高瞻远瞩又切合当下的要求、希望和倡议,这对于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还谈到,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当中,既有独特性又不断与其他文明交流,使得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生生不息,这正表明了在文明互鉴和交流当中中国的态度。” 张国刚说。
曹文轩:让世界文明恢复到正常的交流位置
对于这次盛会,作家曹文轩介绍,此次大会他比较关注各国嘉宾对亚洲文明的判断和解读,这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亚洲文明在人类文明版图中所占的位置以及对世界文明所产生的作用。曹文轩提到论坛上菲律宾的一个部长讲到亚洲文明被遮蔽的部分,西方文明和亚洲文明交流的不对等,而这次亚洲文明大会对谈所阐发出来的文明平等交流互鉴等观点,将对未来产生很大的意义,让世界文明恢复到正常的交流的位置。
曹文轩举例说,今天习近平主席谈到亚洲国家的六部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就体现了文化的互鉴与交流,如日本的《源氏物语》里引用白居易的诗就有近70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曹文轩还认为,今天的社会应该更关心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对今天的世界文明进行一些调整,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讲和平的,而且在西方之前,中国古代就提出了以人为本。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亚洲文明是开放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除了47个亚洲国家外,大会也邀请了希腊等西方国家的代表,这表明亚洲文明是开放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谈到,文明是一个国家深层发展的根基,没有文化根基的话,一个国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性,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各国应该互相学人家美的东西和好的东西,而不是变成对方。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谈到,正如习近平主席谈到的“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现在,大量外国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经典是每个民族留下的精华,经典互译有助于帮助人们互相了解对方民族最深层的东西,另外文物古迹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亚洲各国也可以有一些共同的行动,以推动对本源性文化的了解,从而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记者 付岩岩 刘浏 顾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