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哲学学者这么写
2019/06/08 07:53  光明日报客户端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夏莹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无劳动,不成人》

  哲学家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人。

  马克思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他的时代,技术不发达,还没有机器人的出现来替代很多繁重的体力劳动吗?显然不是。

  劳动,对于马克思而言,意味着一种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甚至成为了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面对同一个自然世界,动物们只能依赖于物竞天择的原则,自然界是什么样的条件,它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有些动物或许能借助简单的工具来延长自己的手臂,拓展自己的视线,但只有人,可以改变一个既有的世界,让这个世界按照我们想象的样子而存在,沙漠变成绿洲,海洋变成陆地,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有了更广的生存空间,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服。而所有这些改变得以实现所依赖的正是“劳动”。

  当然,在劳动过程中,人也被改造成为了适应自然的一份子,我们更懂得自然内在的奥秘,更懂得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劳动的内涵因此是广泛而丰富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为发展而拓展自身的能力,这些都是劳动。因此,人工智能的研制是一种劳动,运用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劳动。

  我们与我们的世界被劳动所诠释的。它不是一种外在强制与我们的一种活动,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彰显自身的一种方式。

  @田鹏颖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劳动为啥不会“过时”》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如果人,贱视劳动,厌弃劳动,远离劳动,是否会出现人不成其为人的怪现象呢!

  其实,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劳动内容、方式、特征必然不断改变,但无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信息文明,劳动都不会过时,劳动精神都不会过时,劳动教育都不会过时。

  因此,在现代社会,一切劳动,不管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管集体劳动,还是个人创造,都应当得到尊重和鼓励。

  北京卷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邹广文(知名文化哲学学者)

  《三句话理解文明“韧性”》

  文明当然是有韧性的,唯因这种“韧性”成全了“个性”。今天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美美与共和谐发展,正是这种文明“韧性”使然。具体来看,文明的韧性体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文化如水,水滴石穿。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经“现在”奔向“未来”。中华文明也正是感悟出“上善若水”的道理,才以自己的“韧性”去“善利万物”,因此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其次,文明在人类实践成果中,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可谓坚韧而绵长。特别是文明所集中指向的是文化理念与精神层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精神DNA。

  再次,文明还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处事态度。通常我们讲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性格,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与胸襟,成就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透过文明的这种“韧性”特点,也许对于今天的中国如何征服各种激流险滩、复兴中华文明具有别样的启示意义。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读懂“我们”读懂“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整体上却能美美与共;自然界演化出统一的生态系统,各个物种却物性殊异。五味调和,方有佳肴;七彩缤纷,始知颜色。多彩与和谐的共生,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法,令人长思。

  马克思说,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日常生活不是鲁滨逊的漂流,我们有时喜欢独处或静思,但终究要回到人群中读懂共同体中的“我们”。之所以能为“我们”代言,正是因为每一个有个性的人都体现了一种共同体中的存在,都是一种社会性的生命。

  五味相融,可生万般滋味,然酸甜苦辣咸各得其所。人与人在交往中相互理解、彼此构成,然终不能在其中失去了自我。水与盐相交,丰富了生活的滋味,但盐终究是盐,水终究是水,彼此相生,激活了对方,升华了自己。学会既保留个性又融入共性,是一个人要终生探寻的境界。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王时中(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

  《知史即知识》

  近代以来,大多数先进知识分子深感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因而呼唤一个强有力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但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新中国及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真正回应了历史的期待,将几代人的理想诉诸现实。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所凝聚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国家的强盛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只有恰当地处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将个人、民族、国家与历史的发展有机地关联起来。一个没有历史感与反思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的青年人也很难真正实现成长与社会化。知史即是知识,只有深刻地了解并理解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史之后,才能真正不负这个时代。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徐奉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开放而有坚持》

  作家创作生活,作家本身的生活就是一部作品。作家以作品为媒介与读者联系和沟通,亦或达至心灵的冲击与碰撞。对作家而言,生活包括两部分:一是作家本人的生活,二是阅读作家作品的读者的生活。所以,作家写作既要通过坚持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生活,又要心怀读者、倾听并反映读者的生活。如果作家只有自己的生活,难免管窥蠡测、自言自语;如果作家没有自己的生活,难免价值空泛、浮光掠影。

  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我”都是作家,生活就是每个“我”的作品,那么“我”同样需要在概览人世经验、他人建议的同时,寻找自己的价值指向。前者,决定了我与社会的关系,我能否和社会有同理心和共情感;后者,是我自身主体性的支撑点,使我有独特的价值和个性,彰显我之为我的地方。开放而有坚持,才会创造好的生活。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