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作为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南钢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业界知名的千万吨级特钢企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南钢如何总结成功经验、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保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进产城有机融合,打造绿色、生态新“钢城”?7月12日,由南钢党委、新华日报社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质量发展看南钢——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南钢行(第二季)”活动举行。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学者走进南钢,为南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南钢、绿色南钢、智慧南钢,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用一组具体数字介绍南钢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2018年产钢100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80亿元,几代南钢人梦寐以求的‘双千’梦想得以实现。2019年上半年,南钢实现销售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总产值达到34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26.7亿元。”
“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十三五”期间,南钢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
黄一新说:“国际一流,我们定位产品档次是国际一流的,同时,它的盈利能力及企业的绩效也是一流的;受尊重的,就是要强调绿色发展;智慧生命体,南钢是以数字驱动的企业,我们生产一线是数字工厂,我们经营决策是一个智能化决策,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社会各主要利益相关方构成共同的利益生命体。作为一家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它和人体一样具有生命特征,能够迅速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积极做出应对反应,同时能够对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缺陷、矛盾,进行自我修复、自我净化。”
去年,在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南钢行第一季活动中,很多专家给南钢发展出了不少好主意,今年,专家们更是有备而来,给出的建议让包括黄一新在内的参加活动的南钢员工笔记记个不停。
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认为,南钢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概括为四大关键词:高价值、新科技、服务型、平台化。这既是南钢发展历程的宝贵总结,又是南钢未来发展的创新方向。对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南钢可以在这四大关键词上进行深化发力。
在谈及未来南钢千亿美元市值的目标时,钱志新指出,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人才,要大力增加人力资本,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全力培育基础人才,特别是南钢自己的员工。“南钢在人力资本增值上要超过财富增长。”钱志新说。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坤荣认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顺势而为,抓住结构调整期的机遇,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升级,推动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他指出,现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需水平的提升,都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因此,南钢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国际钢铁产能布局,培育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
江苏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表示,来南钢考察调研之后,内心生起感动和尊敬。对于南钢来说,如何实现基业长青?首先要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实现自我超越,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和管理咨询服务。
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唯实》杂志社总编、教授李立峰给出的建议更加直接。对于未来南钢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抓手,他认为要以强化政治引领力、提升基层组织力、增强党建与发展的融合力、激发人才创造力、塑造文化凝聚力、提高社会影响力“六力”为核心深化拓展。
活动中,“新华传媒智库南钢智慧之家”正式授牌。钱志新、沈坤荣、徐康宁、李立峰等专家还被聘为“南钢高质量发展顾问”。
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李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