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有专家提出,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城市的“创意阶层”,充分发挥其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这一观点给人启发。
什么叫“创意阶层”?就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诗人、画家、艺术家等共同构成的群体。这一概念是由多伦多大学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首创的。他在其畅销书《创意阶层的崛起》谈到:随着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在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等职业群体之外,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创意阶层”迅速崛起。他们敢于创新、富有创造力,对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创意阶层”就是强调,创新绝不仅限于技术发明,还涵盖一切文化和经济活动中形形色色的创意;创新不仅仅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艺术家,需要一切拥有创意才华的人群。
当今世界,谁也无法忽视创意的力量。创意产业每天为世界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且以高于传统行业24倍的速度增长,美国GDP的7%、英国GDP的8%都由它贡献。往近的说,星巴克的“猫爪杯”、优衣库的联名T恤,都能嗅到创意经济的蓬勃气息。拥有这点石成金“金手指”的,就是佛罗里达所说的“创意阶层”。他们的集聚往往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是北京798由旧厂房转为当代艺术园区的华丽变身,是南京1912民国风貌与现代时尚的完美契合,也是上海新天地门外石库门弄堂、门内咖啡室的时空交错……创意人才带来的艺术感、人文味,为城市创造了新的名胜,也创造了独特的创新空间。
不难预见,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环境下,创新创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加凸显,创意人才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热门争夺对象。以芬兰为例,曾经的电信霸主诺基亚提供了芬兰1/4的经济增长,其轰然倒塌让芬兰很多城市陷入漫长的衰退。但短短几年后,诺基亚的前任员工设立了400余家创业公司,涌现了“愤怒的小鸟”“部落冲突”等移动互联网新贵。从制造手机到开发游戏、智能硬件软件服务,芬兰的涅槃生动诉说了创意所带来的澎湃动力。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无论建设创新型省份,还是延伸产业价值链,江苏都需要一大批创意人才的参与。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对于“创意阶层”崛起这一新的趋势,我们应敏锐地加以把握,顺势而为、借势而进。要更加注重“招才引智”,推动“人口红利”转向“创意人才红利”,推动“江苏制造”走向“江苏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把握“创意阶层”的独特性。佛罗里达将“创意阶层”的价值观综合概括为三点,即个性化、精英化、多样性,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地区更容易获得创意人才的青睐。换而言之,要想集聚“创意阶层”,人文环境的打造比商业环境更重要。在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之外,更要注重建立人文气息浓厚、生活设施便利、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
组建创意学院,建立创意人才孵化器,也是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方式。比如,南京今年亮相的“创意大学联盟”,高校、政府与企业合力打造三方融通的“创意课堂”,将孵化中小企业与孵化创意人才结合起来,展现了良好的前景。要让“创意阶层”发挥作用,还需要政府搭建相关平台、开通绿色通道,让其参与城市建设、产业规划。例如,墨尔本市政府在建设维多利亚市场时,为保持原有的文化风格,事先征求艺术家和商家的意见后再设计。给以重视、包容、尊重,“创意阶层”就一定能不断聚集,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