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大佬”,来了!
2019/08/05 18:59  人民网微信公号  

  近日,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显示,已经有8款国产5G手机获得了3C认证,这就意味着,我们离5G时代真的越来越近了。

  仔细一想,我们也算是经历过从1G到5G时代的人啊~

  

  那么,这些年,你的手机到底经历了什么?

  1G-4G的时代

  1G时代:炫富神器大哥大

  1973年,第一部手提电话诞生,80年代左右进入中国,这也就是我们印象中的1G手机,它还有个很霸气的名字,叫“大哥大”↓

  

  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用的通讯工具——大哥大

  这个盒子太神奇了,造型又炫酷,简直是居家旅行、工作炫富的必备良药。

  可是,它是真的贵!很贵!那个年代家里有大哥大的同学,请站出来接受我们的膝盖!

  不过虽然那时候信号很差,但是移动手提电话的诞生,确实打开了人们信息沟通新世界的大门。

  2G时代:按键手机的天下

  大哥大之后的2G时代,基本上是按键手机的天下。

  屏幕从黑白到彩屏,体型小巧,色彩斑斓,形状各异,款式丰富:直板、翻盖、滑盖、还有旋转摄像头……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翻盖款,吵架的时候大吼一声,“砰”地扣上盖子,感觉自己就像偶像剧女主一样霸气侧漏……

  

  这时的“手提电话”大家更喜欢喊它“手机”。

  众多手机品牌一股脑涌向市场。

  试问当年谁没渴望过一部能砸核桃的诺基亚?

  谁没听过李玟热舞后那一句“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

  谁没被那个勇敢辞职做自己的姑娘打动,配上一句just follow your heart真是无敌。(弱弱地说,广告里这款OPPO,在第一支掉进厕所后,小编执着地买了第二支……)

  ……

  吧嗒吧嗒发短信、收件箱满了却都舍不得删、比赛玩贪吃蛇……这些小激动现在都记忆犹新。

  而曾经“潮爆”的“有事儿就呼我”之BB机,也因为短信的普及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3G时代:“手机依赖症”的开端

  

  3G时代开始有了触屏手机,智能手机崛起。手指或触屏笔开始代替按键,大屏手机开始成为主流机型。手机已不仅仅是一台通讯设备,而是变成了集工作、休闲、娱乐、通信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终端。还记得在地铁里看到别人手持iPhone那一瞬间的惊艳吗……后来智能手机开始准确地融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贴身物品”。

  4G时代:出门忘带手机就寸步难行

  

  我们现在身处的4G时代,智能手机应用爆发、各类社交软件开始活跃:

  只能在电脑玩的游戏变成了“随叫随玩”;

  在线煲剧看电影成了日常,真正实现了电视儿童“把电视挂在脖子上”的梦想;

  移动支付成了生活方式,出门可以忘带钱包但忘带手机就寸步难行;

  Vlog盛行,短视频火爆,每个人都开始学会用手机记录生活,开始共享;

  人与人之间达到真正的互联。

  5G时代的到来

  这个时代,总有动作飞快的达人,他们已经评测过5G手机。

  

  超高清视频直播、VR游戏、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这些陌生又让人激动的词汇也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

  ——“快”是5G最突出的特点

  

  5G到底多快?5G国际标准制定组织3GPP给出的答案是:最高数据传输速度达到20Gbps,也就是说,一部高清电影大片,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下载完成。

  ——5G会实现“万物互联”

  比起“快”,5G比4G更厉害的点在于万物互联。透过一张网络,就可以实现从消费到生产的全环节、从人到物的全场景覆盖。

  7月17日,72岁的“5G奶奶”通过5G网络首次实施了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会诊手术,并顺利出院;首例5G远程颅脑手术也成功进行...5G已经开始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医学领域。

  ——5G会推动交互方式再升级

  

  在上海MWC展现场体验OPPO推出的“透视全景屏”拍照

  5G的应用,会使超清直播、VR、AR、游戏行业产生巨大突破,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会只能出现在科幻片中。

  

  还能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提供具备超千亿网络连接的支持能力。

  

  目前,距离我们用上5G手机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华为Mate 20X预计8月上市,OPPO、vivo和小米的5G手机也将很快上市。虽然现在已经上市的5G手机价格均超过了5000元,不过,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5G手机开售和运营商基站的铺设,相信明年5G手机的价格和资费将会更加亲民。

  经历过四代的我们,马上就要见证新大佬的到来了!你激动吗?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