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中国那些事儿】非媒:中非合作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成果丰硕
2019/08/22 20:36  中国日报网  

  

  南非Daily Maverick新闻网报道截图

  中国日报网8月21日电象牙一度被追捧为“白色金子”,因其能够作为收藏、馈赠、甚至投资工具,人们从开始仅仅注重欣赏牙雕技艺转变为大肆追捧象牙材料。对象牙的需求,给非洲象种群带来毁灭性的灾害。非洲媒体称,为打击象牙贸易,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南非Daily Maverick新闻网8月19日报道,近年来,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走私活动,这有助于扭转象牙走私犯罪的趋势。在一些与中国进行合作的非洲国家,野生动物走私活动已经大幅减少。这表明,严厉的措施正在发挥作用,野生动物走私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其他非洲国家应该效仿。

  为打击象牙贸易,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自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暂停进口象牙雕刻品、狩猎纪念物象牙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效前所获象牙及其制品。

  2016年底,国务院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并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在此基础上,自2017年12月31日起又采取了停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销售的举措。截至2018年1月18日,已停止全部34家加工单位和143处销售场所的相关活动。

  南非曾经是非洲大陆最大的象牙走私渠道。2009年至2012年间,南非加强了执法力度,尤其是在2013年南非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之后,走私犯罪网络开始向东非转移。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这两个国家成为新的非洲象牙走私中心。自2014年以来,两国开始与中国合作,中国已向两国提供资金支持,用于野生动物保护。

  “中国为非洲国家保护濒危物种和栖息地提供了资金、设备、人力和技术支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表示。

  

  图为今年3月,黄埔海关缉私人员在清点“117”特大象牙走私案中查获的象牙。图片来源:海关总署

  文章称,有着“象牙女王”之称的中国女商人杨凤兰被判走私等罪名成立,处有期徒刑15年,个人全部财产充公。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非洲政策与伙伴关系协调员塔伊特费里(Taye Teferi)表示,非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对走私头目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引渡到中国,在那里象牙走私罪犯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惩罚。

  报道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中国新的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和立法改革显示出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和促进濒危物种保护的政治意愿。

  文章最后呼吁,中非合作论坛是非洲国家元首加强同中国执法合作、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一个平台。非洲通过与中国的成功合作,能够增强自身打击野生动物犯罪的能力。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