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理ETC,打九折,免费安装”“ETC免费送,通行费95折”……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ETC车载设备进入免费时代,各银行机构和移动支付巨头为了让更多车主安装ETC,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在这场ETC用户竞赛中,抢得先机。
于此同时,移动支付巨头近期还不约而同地披露最新乘车码数据,在公交、地铁系统加速推广乘车码。交通场景成为支付行业各方争夺的新热点。
支付巨头“卡位”交通场景
自2017年以来,手机支付开始向交通领域延伸,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掌门人”纷纷出现在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为各自的支付业务代言。
2018年,阿里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银联的云闪付等,又开始布局接入全国的地铁 、公交系统,推广使用乘车码。业界人士表示,移动支付巨头的进入将在智能交通领域掀起一场新的大竞赛。
今年1月21日,广深城际铁路宣布,自当日起不需要提前买票、忘带身份证,都能刷支付宝付款码直接乘车;腾讯乘车码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智慧交通移动支付场景。此外,京东支付以及各大银行在交通出行领域均有布局。
近日,腾讯方面披露了最新的乘车码数据,截至2019年7月,乘车码用户数已超过1亿。目前已在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120多座城市完成布局。据了解,腾讯乘车码于2017年7月30日首次上线广州BRT快速公交,目前刚走过两年。
而更早布局乘车码的支付宝也于近日披露了最新乘车码数据,目前支付宝乘车码用户已经突破2亿人,覆盖国内200多个城市。
今年5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要求2019 年末全国ETC 用户数量突破1.8 亿。
该方案一出,各银行机构的推广手段,可谓花样百出。腾讯、阿里等移动支付巨头,也加入到疯狂推广ETC的战争中。在布局方面,支付宝方面与银行机构合作,而腾讯则主要通过微信小程序——ETC助手开展。
业界人士坦言,在高速收费等智慧交通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蓝海市场,支付巨头乘政策的“东风”,展开新一轮的交通支付“卡位战”,也在预料之中。
增加用户黏度是目标
从乘车码到ETC用户竞赛,支付巨头布局交通场景为何如此热心?在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看来,对于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巨头来说,乘车码、ETC等交通场景使用频繁,虽然利润不高却可以通过日常的支付行为培养用户习惯,增加用户黏度。
据了解,用户黏度是指用户对于品牌或产品的忠诚、信任与良性体验等结合起来形成的依赖程度和再消费期望程度。而ETC推广政策,正好给了支付巨头们增加用户黏度的机会。
据统计,截至6月26日,全国ETC发行累计完成8434.62万,完成进度44.19%。这就意味着,下半年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还有约9200万台车要装ETC。
“近亿增量的车主用户,而ETC属于日常刚性支付场景,用户开通后若需更换绑卡方需注销,所以用户黏性较高,便成了支付机构激烈争夺的市场。”易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用户转化已经不是根本,对于支付巨头而言,已经不需要增加用户数量了,他们需要的是用户黏度,提高用户黏度的基础就是场景的覆盖,所以格外重视ETC以及乘车码的使用。
“交通支付场景,具有用户存量大,数据波动性小的特点,相关机构获取相关数据后,可以经过分析来完善用户画像,提供更好的营销方式。”重庆一资深金融从业者程海表示。
还有业界人士称,移动支付机构和银行争夺ETC客户只是一个开始,他们更为看重的是以ETC为入口背后更大的金融空间和服务空间。“ETC用户这个群体既可能是优质高净值客户,又可能需要金融借贷服务,这对于拓展业务范围很有帮助。”
从流量生意到B端突围
“乘车码只是做了一个支付的接入。移动支付只是开始,智慧交通则是下一步探索重点。” 腾讯乘车码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交通领域的支付“争夺战”持续升级,移动支付机构也从单纯流量争夺延伸到了B端竞赛中。
据介绍,B端是面向商家、企业级提供服务产品,间接服务于用户。在支付行业,随着监管趋严、牌照收紧、备付金红利逐渐消失,第三方支付正迎来竞赛下半场,其中,交通领域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下半场竞赛的“主赛场”。
除腾讯加紧布局智慧交通外,支付宝相关人士也曾透露,“乘车码既是公交公司数字化创新的入口,也是我们拓展出行领域B端服务的起点。”该人士坦言,“我们很早就想清楚,如果只解决一个支付方式,用现金买卡或是扫码乘车,跟行业伙伴只会是非常浅层次的合作关系。未来将与很多合作伙伴产生化学反应、拓展商业可能性。”
业界人士分析,对于交通场景来说,最常见的B端是公交和地铁系统,更大方面还有铁路系统。除真实场景中存在的交通应用外,围绕着交通的上下游,还包括打车、租车、购车等,都属于交通大生态体系。
“目前很多支付机构已经开始布局加油站和停车场景,包括与商场、停车场以及路面停车机构等进行合作。”程海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投入到交通领域,单纯依靠流量赚钱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因此,他们想寻求更多、更深入的线下合作机会。
然而,支付企业们围绕交通领域开展相应的B端突围,并非顺风顺水,仍有诸多难点需要解决。有行业人士指出,与B端企业合作最难的是谈判,另外,还有规则的互通,B端企业的商业规则、支付机构的商业规则,还要加上再监管和行业规则。在这些规则之下企业之间该如何找到利益共同点,又同时合理合法合规,这是比较难的一件事。
对此,中金支付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是金融科技的竞争,更应该是人才的竞争。另外,支付企业应充分发挥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丰富和培育新的应用场景,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满足市场个性化的支付需求。(黄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