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祖国,我想对你说】陈发云:我是“战士”,始终与中国企业并肩出海
2019/09/12 11:54  新华报业网  

  8月7日,应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和新加坡律政部的联合邀请,我飞赴狮城,以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籍仲裁员嘉宾的身份,出席《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新加坡公约”)的签署仪式。

  我激动万分地见证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随着包括中、美、新、韩等46个国家的首批签署,这一公约将连同《选择法院协议公约》(“海牙公约”)、《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形成更加完备、有效的国际争议解决执行的法律制度体系。

  

  32年前,我绝对想不到自己有这一天。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1987年,我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踌躇满志。我跟老师说,我就一个愿望——去大学教书。

  回首当年,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外资大量涌入,中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几何级增长,“摩擦”也不断增多和升级,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度迭遭欧美一些国家和组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然而,因涉外法律人才奇缺,中国企业难以从容施策。象牙塔里的我无法“安心”教书了——我估摸着自己有英语专长,又对法律感兴趣,学成的话一定大有施展空间。

  如果我为自己写一部《致青春》,那主调一定是:在自我突破中坚定求索。工作两年后,我放弃教职,转而攻读法学学位。没多久,我就拿到了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背起行囊,我来到上海,那时的浦东一片农田,却仿佛预示和萌发新的发展生机。我心无旁骛地攻读法学,规划着人生走向。毕业后,我在江苏省社科院做了4年的法学研究工作,这段经历为我奠定了比较厚实的专业基础。

  

  1995年,我如愿调入江苏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国办所”的涉外律师。走出国门,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办了几个案子。但要在这行继续“走下去”“走出去”,我还要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

  4年后,我停薪留职,去了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国际商法硕士学位。导师曾问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I wanna be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yer(我想成为一名国际商事律师)。现在想想,这个目标还有点小。

  我不讳言自己是一名战士,在涉外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我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我参与代理过一个案子,涉案金额高达150亿美元,号称“中企海外诉讼仲裁第一大案”。2007年,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期望借助外力将其开发的系列汽车产品打入美国市场,但因不了解国际规则和合同法律风险,遭到美国合作企业的索赔诉讼,涉及欺诈、违约、不正当竞争等18项指控。

  2019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大会

  我主动找到涉案企业,应下了代理业务。我们团队花了3个月时间收集上万份证据,并形成一份长达600余页的应诉方案。案子在美国、中国香港前前后后打了5年,终于赢了,为企业避免了“灭顶之灾”。

  还记得当时一个细节,我们与美国律师团队在香港整整开了3天的会,打磨出一份针对性强、言辞缜密的答辩状。在最后一天,美国律师与我商量,邀请我们在答辩状上作为共同代理律师一起签名,国际大所此举比较罕见,对我们的专业水准给予了高度认可。

  律师的“战场”不乏惊心动魄,最终考验的是专业智慧和职业情怀。几年前,我们涉外律师团队成功代理国内某商业银行在伦敦应诉退款保函索赔纠纷仲裁案,使业内公认的死案“起死回生”,为银行避免巨额经济损失。我们团队还为投资总额过百亿元人民币的特大汽车合资项目提供从合同起草、审查、谈判、签署等全程法律服务。该项目被香港《商法》月刊评为 “2012年度最杰出交易”。

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公益论坛走进武汉大学法学院,与师生交流  

  55岁的我当过大学老师、助理研究员,又改行做涉外律师,如今在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担任合伙人,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也已25年了。期间,国家给予我多次深造的机会:2007年,我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主攻反倾销、反补贴、337调查、美国公司法及国际贸易法,并在美国著名律所Jones Day Washington D.C. Office见习;2013年,我成为全国律协首届“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到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学习,主攻对外投资与跨国并购,并在全球著名律所DLA Piper Hamburg Office见习。

  祖国的飞速发展让我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感、自豪感。无论走到哪里,祖国是最坚强后盾,让我们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挺直脊梁。我们高昂着头,操一口流利的外语,维护中国企业的海外权益,不仅与外国律师平等交流,还拥有了国际法律业务的参与权、发言权,甚至在很多案子与项目中,中国律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当有人误会我是日本律师的时候,我马上纠正他——“No. I’m Chinese.”(不,我是中国人。)

  

  这些年,我跑遍大半个中国,用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法学院学生和青年律师:从事法律服务需时刻保持独立与公正,不忘学法初心。而今,我活跃在西方面孔云集的国际仲裁舞台,始终秉持独立、公正原则充分表达专业观点,以高度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对事实和法律负责,行使仲裁的使命,为全球贸易、投资融通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大潮浩浩汤汤,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国家面貌,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每当有人问,“为什么你每一次改变都能踩准时代节拍?”我的回答是: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看到祖国有需要,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舞台有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我致力于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助力赋能、保驾护航,在海外每个角落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一名“战士”,我将始终战斗着! 

  一级律师、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合伙人陈发云

  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记录整理

  视频/音频 余勤雍 曹阳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