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袁隆平团队将全面开展“海水稻”育种工作
2019/10/15 15:49  新华网  

  第二届智慧农业国际(青岛)高峰论坛15日在青岛市城阳区开幕。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通过连线表示,将带领团队继续推进“中华拓荒人”计划,将中国的科学成果推向全世界,为世界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做出新贡献,并将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全面开展耐盐碱水稻的育种工作。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刘桂才在开幕式上表示,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当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这些新兴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将不断迈上新台阶。未来,随着农业发展思维的转变,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活动现场,九天智慧农业集团发布了智慧农业生态圈计划——“九天后土农品”,将制定行业标准、搭建认证平台、聚合智慧农业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智慧农业农品品牌。在连续两年土地改良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中华拓荒人”计划再添新成果,现场签订了内蒙古杭锦旗、新疆兵团第二师、江苏盐城等7个国内合作项目以及塞拉利昂、巴基斯坦2个海外合作项目,共计200余万亩盐碱地的改良与智慧农业的打造。

  本次论坛大会主席袁隆平表示,目前杂交水稻产量已达到每公顷18吨,下一个目标是攻关俗称“海水稻”的耐盐碱水稻。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十年之内发展耐盐碱水稻一亿亩,按照每亩300公斤收成计算,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

  据介绍,2017年袁隆平院士团队入驻青岛市城阳区,开展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碱水稻种植,打造数字化大田,并聚焦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打造国内外示范项目,开拓了土地数字化新模式。他们制定了上马街道桃源河畔1.38万亩盐碱地整体规划,全力打造一个以九个“1”为主要元素的智慧农业产业博览园。

  为了更加高效改造利用盐碱地,袁隆平团队还与华为深度合作,共建智慧农业全球联合创新中心,通过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装备等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生产的人工成本和农业投入成本。

  (记者 李紫恒)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