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南血脉 | 七旬老人跨国寻根的这个地方,承载了77个家族的记忆
2019/10/24 15:47  新华报业网  周娴 张琦  

  

 

  上香、点烛、献花、奠酒、过郡马祠里,73岁的过雷庆对着先辈的排位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喃喃念叨:我们回来了。

  过雷庆是无锡八士桥老三房一派、二十六世裔孙,长年在英国定居,女儿女婿在联合国总部工作。阔别家乡47年后,今年10月初,他带着一家七口人分别从英国、美国赶回来祭祖。

  10月15日,过盘荣回忆起他第一次接待的海外的寻根人有点激动,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老人的缓缓讲述中,一段七旬老人的家国情,一个承载了77个姓氏1200多年的祠堂群记忆渐渐展开......

  

  七旬老人跨越13000公里无锡寻根

  过雷庆的爷爷过养默早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工程专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设计师、建造师。

  在抗战初期,惠山的过郡马祠曾被日寇轰炸摧毁,抗战胜利后,过养默出资组织重建了祠堂。

  1972年,过雷庆跟着父亲,到英国和爷爷奶奶团聚,随后一家人便在英国定居了。

  据过盘荣回忆,看着亲爷爷当年一心重建的祠堂,过雷庆眼眶微微泛红,摩挲着祠堂外早已斑驳的白墙,头发泛白的过雷庆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早几年,知道过郡马祠恢复运行后,他就心心念念要回来,这次带着全家回惠山古镇祭祖,也了却他自己的一桩心事。”

  

  随行的还有过雷庆的外孙女,小姑娘叫瑞安,今年才12岁,“头一次到中国,中文讲得挺利索。”小姑娘好奇地打量着祠堂里的排位,过雷庆不时俯下身子告诉她这里当年发生的事情,小姑娘听得很认真,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最让过盘荣感触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忘记自己的根,过雷庆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从小必须学习国语。“虽然他们都在国外,但始终牢记自己是过氏后人,没忘记过家乡。”

  

  承载77个家族记忆的惠山祠堂群

  到过郡马祠感受到深厚的家国情怀的过家人不在少数,今年夏天考上北大的过铭宇上大学之前专程到祠堂祭拜先祖,民营企业家过建廷创业成功不忘家族乐善好施的传统......过氏祠堂负责人过耀华告诉记者,过氏人口不多,全国大概只有六七万人口,这几年来到过郡马祠祭祖的有300多人。在过家人的心中,无论他们飞多远,过郡马祠永远是牵着他们的那根线。

  值得一提的是,过郡马祠所在的惠山古镇完整地保存在子唐代华孝子祠到秦周氏贞节祠长达1200多年的祠堂群,这里0.3平方公里的土地,集聚了陆宣公祠、钱武肃王祠等118家祠堂,涵盖了77个姓氏,180多位历史名人,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为国内所罕见。如今,这里已成为海内外游人寻根体验的热门打卡地。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祠堂文化,它提示着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徐元生,负责指导姓氏整理先贤,整理家训家规,供祭祀后人诵读,“他们通过祠堂了解自己祖先的事迹,了解这个家族曾经的光荣,这会激发他们对家族、国家的责任。”徐元生说,坏人是不可以进祠堂的,“现在我们更要到祠堂寻找初心,静下心来想想该怎么做人,怎么营商。”

  寻根是江南文化的重要标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乾坤正气,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操守、再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千古绝唱......

  惠山古镇里,一座座祠堂诉说着江南人从古至今炽热的家国情怀。

  这份家国情融化在民族血脉里,跨越千年,老了容颜,却愈发荣光。

  交汇点记者 周娴 张琦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