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你驾照里的“分”,黄牛已经盯上了
2019/11/03 07:28  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本无车”的情况非常普遍。于是,不少黄牛就瞄准了大学生手中有着12分的驾驶证,做起了“买分销分”的生意。这门不合法的买卖到底是怎么做成的?买分黄牛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而卖分大学生,又将面临哪些风险?

  

  由于“买分销分”市场需求很大,黄牛盯上了有驾照但没有车的大学生群体。这个群体思想单纯又没有经济来源,十分容易被骗。

  如今黄牛组织已经告别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违法团伙。他们层级划分十分明确。第一层级是在网上和线下广发广告,高价引诱受害人上钩;第二层级是黄牛团伙后台人员在网上进行联络。他们确定交易时间以及具体的分数、交易的金额等。

  经过前期的广告和中期的沟通之后,诈骗进入了实操阶段。黄牛会派出线下的交易人员带着卖分人去销分。同时,黄牛团伙中的第四层级——美工开始准备伪造转账图片。

  据民警介绍,黄牛团伙会先告诉被骗大学生,钱已经转过,并把转账截图发给被骗大学生看。黄牛通常会称正常情况下两个小时内就会到账,让被骗人先回去。

  没经验的大学生,看到截图和真的一模一样,就会听从黄牛的话回去。但也会出现受骗大学生觉得钱没收到,要等钱收到再走的情况。此时,黄牛要么借口上车驶离现场,要么去请一些五大三粗、外表有威慑力的人,在旁边去恐吓这些大学生:“想找事情是吧,钱都给你转过了”。

  分销了,钱没收到,这还是小事。据民警介绍,黄牛一般都开车组织卖分人员销分。在处理过程中,卖分人员很有可能会受到其他不法侵害,曾经有女大学生被其他黄牛猥亵等相关情况出现。

  查处黄牛组织买分卖分案件困难重重

  目前这类黄牛组织买分卖分的案件查处起来存在困难。首先大多数人会自认倒霉;其次,法律对此行为缺乏针对性法条;另外治安案件办理时间要求在24小时之内,时间紧迫,容易功亏一篑。

  ●买卖双方都存在个人利益,双方的行为也都属于违法行为。即使被黄牛诈骗,权衡维权成本和维权收益后,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自认倒霉。

  ●此外,法律对此类行为缺乏针对性的法条,违法分子违法成本低也是警方办案的一大难点。驾驶证计分的依据和来源是公安部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只能作为部门规章的一种管理手段,无法通过行政以及刑事手段去判定违法行为。

  ●如果按照治安管理案件来处理,又会遇到一个困难,治安案件需要在24小时之内办完,留置当事人不能超过24小时。一旦黄牛涉及链条很长,警方必须在24小时之内记录口供、确定相关网络数据、手机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等等。中间哪怕有一条线索断掉,整个案件的链条就无法构成,案子办理就会功亏一篑。

  大学生应抵制诱惑 不做“马路杀手”的帮凶

  多次被扣分,甚至需要买分销除交通违法记录的司机,本来就是“马路杀手”。他们有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依法对他们进行处罚,是法律维护所有交通参与者利益、更是维护这些司机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

  卖分的大学生们贪图小利,其实是在纵容这种违法行为,让这些“马路杀手”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最终隐患也可能会酿成大祸。对此,警方呼吁大学生们要抵制诱惑,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