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京沈高铁全线隧道贯通,明年底两地2.5小时通达
2019/12/12 14:48  人民日报客户端  

  

  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铁路局)的消息:12月12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梨花顶隧道内热烈的欢呼声中,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个隧道历时63个月顺利贯通,同时,该隧道也是京沈高铁京冀段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它的贯通标志着京沈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如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沈高铁起自北京星火站,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终至沈阳站,正线全长698.294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一纵”——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北端通过沈阳枢纽与哈大高铁衔接,南端经北京枢纽与京广、京沪高铁相连,是纵贯南北、沟通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腹地及华东、中南地区高速铁路客运通道。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已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北京至承德段正在建设中,京沈高铁建成通车后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

  

  据京沈客专京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沈高铁京冀段正线全长290公里,其中北京境内98.4公里、河北境内19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含隧道54座,共计长152.8公里,其中最长的梨花顶隧道全长12.243公里,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横跨京冀两地,为单洞双线隧道,下穿山岭和明长城,地质构造复杂,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由中铁十九局和中铁二十二局承建施工。

  据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承担了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北京至承德方向6189米的施工任务。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且地处北京周边工期影响频繁、环保要求严格等不利因素,创新工艺、优化流程,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应用了湿喷机械手及带模注浆等工艺技术。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湿喷机械手,能解决围岩差、浅埋偏压等问题,有效减少作业面人员数量和材料损耗,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隧道内粉尘浓度,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施工质量。为了解决槽道安装精度问题,项目创新小组研发了预埋槽道自动顶升系统,使槽道报废率从原先的5%,降到了1.5%左右,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对河北承德等沿线地区加快融入全国高铁网、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与东北地区的互通交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贺勇 鲁静)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