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口罩无法遮掩的伤痛:央视记者讲述采访残疾难民背后的故事
2019/12/19 07:32  央视新闻客户端  

  首届全球难民论坛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为难民创造重新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是此次难民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央视记者陈慧慧10月在土耳其采访到了两位难民,他们的面孔让人印象深刻。为了躲避战火,他们从叙利亚背井离乡,来到了土耳其。而更令人揪心的是,他们因战火受伤、肢体残缺。具有“难民”和“残疾人”双重身份的他们,在异乡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处境呢?

  

  叙利亚难民汉尼卡西姆:我在战争中饱受伤害,先后失去了左手、左眼,脸和鼻子也变形了,身上还有其他伤痕。

  汉尼曾叙利亚做木匠,用一双巧手养活了妻子儿女一家五口。如今,口罩遮盖了疤痕和残缺,却掩盖不住战争带来的伤痛。

  叙利亚难民汉尼卡西姆:鼻子受伤让我呼吸很困难,就连喝水、吃饭都会遇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康复手术没有做完,我的生活举步维艰,找份工作也就更加不易。

  汉尼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找工作被拒绝。作为难民在土耳其生活的这几年,靠当地政府、公益组织、亲朋好友的接济,一家人才能勉强生活。目前,汉尼正在等待社会捐助,帮助他进行最后一轮手术。

  创办"肩并肩"组织 帮助残疾难民

  根据相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在土耳其生活的难民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像汉尼一样,身体或精神在战争中受到伤害。他们比普通的难民更需要外界帮助,“肩并肩”特殊需求组织也因此成立。汉尼是这个组织的志愿者,组织的创办人法拉斯同样是一名残疾人。

  

  “肩并肩”特殊需求组织创办人法拉斯埃尔法沃:我叫法拉斯埃尔法沃,我来自叙利亚,因为战争变成残疾,失去了一条腿。我来土耳其是想重新开始,但是作为残疾人难民,很难在这里重新找回生活。

  语言不通、文化不同、身有残疾找不到合适工作、无力承担继续治疗的医药费等等,种种困难都让法拉斯急需外界帮助。但在这种困境下,法拉斯却萌生了对“残疾人难民”伸出援手的想法。

  

  “肩并肩”特殊需求组织创办人法拉斯埃尔法沃:我发现还有很多残疾人难民,他们的遭遇跟我类似,甚至受的苦远远超过我,我发现很难找到一个专门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残疾人难民的组织或者机构,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自己成立一个。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跟医疗机构沟通,寻求政府帮助,借助公益团体和网络的力量,成立一年多来,这个只有16个残疾人难民志愿者的组织,已经帮助到1000多个需要救助的案例。

  汉尼拒摘口罩 真相令记者一度震惊

  汉尼和法拉斯的悲惨境遇和乐观精神让人过目难忘,采访两人的记者陈慧慧目前正在土叙边境。她有哪些话想说?一起来看视频: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