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
2019/12/19 15:52  北京晚报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已正式发布。这是今天上午记者从《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新出版的高考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核心问题,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

  本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中国考试战线推动学科命题标准化、科学化,实现考试现代化的里程碑式举措。该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对引导教学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的意义。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中国高考报告》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文利指出,在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作为“金线”,将贯穿始终;能力素养是根“银线”,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探索,常做常新;“四翼”则以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连线。

  考试蓝皮书指出,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打破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突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高考选拔中的能力要求与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核心主张高度一致,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成为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及命题改革的主方向之一。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