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多位科学家今年离世,他们不是院士同样值得铭记
2019/12/21 11:12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京雪

  除了32位两院院士,多位在所属领域居功甚伟的科学家也于今年离世,国家与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今年1月2日,“糖丸爷爷”顾方舟去世。上世纪50年代,俗称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曾在全国多地暴发疫情,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相关研究。

  他主持研制的“糖丸”疫苗,让这种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在中国成为历史。在疫苗临床试验阶段,顾方舟冒着风险率先喝下疫苗溶液,之后,又让不满一岁的儿子参与“试药”,他的儿子成了中国第一个喝下这种疫苗的孩子。

  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顾方舟成为5名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科学家之一。

  今年国庆当天,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专家,中国系统仿真学科主要创始人文传源去世。61年前的10月1日,文传源作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率领团队设计出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为国庆献礼,他也是中国第一台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负责人。

  2018年,在“北京五号”试飞成功60周年庆祝大会上,已是百岁老人的文传源激情饱满地给年轻科研人员们打气,“我现在力气太小了,年纪太大了,大家都比我年轻,未来靠你们了。不过,我不服气,我也不服老!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

  10月3日,卫星专家,静止气象卫星、雷达遥感卫星的开拓者魏锺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期间因病逝世。弥留之际,他多次抬手指向天空的方向。10月5日凌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趁着还能干得动,就再干两年。”这是魏锺铨近年常说的话。他曾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担任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首任总师,62岁出任遥感卫星一号的总设计师,历经7年,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稳定在轨运行。

  今年7月过世的材料科学家、浙大原副校长王启东,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终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守教学岗位到90岁高龄,王启东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曾说:“当代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眼于国家的发展。虽然中国现在已经不再积贫积弱,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但潜在的危机很大。当代青年要有危机意识,也要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心,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发展,关注科学前沿,抓住机遇,与其他国家在科研等领域合作共赢,不断鞭策自己,为我们的中国梦、强国梦奋斗。”

  上述之外,还有一些科学家在2019年离开了我们,他们为国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致敬所有我们提及和未曾提及的科学家们!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