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香港青年畅谈澳门回归20周年
2019/12/21 15:19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特别报道组香港报道 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近邻”香港感触颇多。记者采访到三位香港青年——香港浸会大学学生、区议员参选者和香港菁英会副秘书长,他们结合澳门回归20周年,以及香港近半年来发生的修例风波,畅谈了对于澳门回归20周年的感想,以及澳门的成功经验对于香港的借鉴意义。

  大学生:“应该推行更多爱国教育”

  

  黄琦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目前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她觉得澳门回归以来的发展是非常成功的。她说:“我是在97年香港回归以后出生的孩子,我看香港和澳门的情况,觉得澳门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在23条立法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而且他们的繁荣安定是香港也要学习的,他们的GDP也有巨大的增长。澳门是一个很小的地方,香港要看到澳门成功的经验。”

  近半年来,香港发生修例风波,部分年轻人参与到风波当中,对此,黄琦霖认为要从教育方面解决香港青年的问题,“学校的老师应该去培训,也应该要推行更多的爱国教育,学校还应该推行更多基本法的教育。”

  区议员参选者:“加强与澳门的交流”

  

  李文杰,今年37岁,今年曾参选区议员,未来立志从政。他觉得香港青年应该学习澳门青年,“我们香港青年应该和澳门青年一样,都是爱港爱国的。现在香港搞这个社会运动,只会影响他们青年人自己,(让社会)出现更多问题。我们看到澳门的青年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香港透过这个社会运动,他们得到的是什么?他们这样做,是在把苦难交给下一代,希望我们香港青年人正视现在的香港。”

  他还认为,香港青年应该多去内地看看,学习发展经验:“他们(指参与示威的香港青年)对自己的国家不太了解,他们没有去做比较,他们如果回到内地,或者去深圳,看到内地的发展比香港进步了很多。我们应该去不同的地方看,除了内地的发展,比如说新加坡的发展怎么样?要去新加坡学习,回香港发展,他们没有想过这个方法,没有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他认为香港应该加强与澳门的交流,“应该互相交流,不是说去澳门就是去玩,就是去赌场。应该去学学他们的心态,怎么去发展自己,应该多一些互动,去比较差距,就会有很多可能性。”

  香港菁英会副秘书长:“学习澳门的立法和教育”

  

  香港菁英会副秘书长高松杰,一直致力于建设香港,在近半年来的香港修例风波中,他也积极投身于撑警、清洁连侬墙(示威者贴满煽动性标语的墙壁)等活动当中。

  

  高松杰表示:“澳门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香港参考。另外,习主席也谈到,澳门地方虽小,但是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富、小而美。这四句让我们觉得,我们人口比它多,地方比它大,但是经济增长没有做得这么好,所以我们要借鉴。”

  他认为需要学习澳门的立法和教育,“比如,要不要有23条?国民教育如何可以做好点?澳门刚好都推行了。国民教育用的教材都很好,每天都升旗,我们香港就不是,等到修例风波出来了,才发现出问题。学生不能返校,有的上街去了,社会出现撕裂,这些问题都是香港需要反思的。要好好学习澳门,才会有繁荣和稳定。”

  高松杰积极组织香港青年参与各类爱国沪港活动,由他组织的“青年快闪清洁大行动”,引发全城市民自发加入清洁义工的行列当中,用爱感动社区 ,用爱停止纷争,行动至今已进行了18周。对此他表示:很多市民反映巴域街行人隧道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发动义工合力清洁,感谢每一位义工以清洁行动为香港出一分力,为社会发放正能量,重建和谐社区。”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