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暖闻|男子被拐34年后与家人团聚,父亲苦寻多年未果已离世
2020/01/01 15:59  澎湃新闻  

  

  “堵在心里几十年的疙瘩,散了。”2020年1月1日,在郑州市惠济区,43岁的马杰和78岁的母亲张香菊紧紧相拥,泪流满面。老人激动得一度瘫倒在地上。

  这一天,距马杰被拐已经34年。母子双方曾多地奔波寻找对方,甚至曾擦肩而过,“从来都没放弃过”。

  失散34年母子重聚

  1日9时,宝贝回家志愿者在马杰和工友租住的民房接到他后,前往张香菊住的酒店,她前一天赶到了郑州。“我巴不得现在就跑到母亲面前。”马杰说。

  四十分钟后,失散34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

  从车上下来,马杰一眼认出了妈妈,“还认识我吗?妈妈”。老人立马去看马杰的左耳朵。当摸到那颗绿豆大的疙瘩时,老人激动得一下瘫倒在地下,痛哭起来,“小杰啊小杰”。母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马杰是驻马店市汝南县人。他的印象中,自己5岁时(实为9岁)被耍猴的人以月饼引诱走,却被丢弃在一个车站,当时对方说给他买鞋,去了却一直没有回来。他说,三天后,饿得实在受不了,他扒火车去了湖北,捡瓶子流浪生活。

  马杰称,12岁时(应为16岁),他还被拐卖到河南周口扶沟,因为养母总是打他,待了一年他便跑了。后来便四处流浪,因为没有身份证,打工也没人要,只能靠干零活生存。

  马杰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些,牙齿参差不齐,缺了不少。他说,牙齿是在广西砍甘蔗时啃甘蔗啃坏的。虽然生活不算辛苦,但从内心讲,他觉得自己“过的就不是人过的生活”,每到年底,别人都回家过年,自己一个人就很孤独,会想自己的家人在哪里?

  张香菊说,马杰被拐时圆脸,大眼睛,皮肤不白。当时正是收麦期,晚饭时发现马杰不在,赶忙摸黑冒着小雨去寻找,但没有结果。

  “我对不起你啊,小杰。”老人紧紧握着马杰的手说,现在找到家了,先回家把身体养好再说以后的事。

  

  没找到儿子,父亲含恨离世

  “堵在心里几十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老人张香菊说,马杰的父亲曾到外地寻找,一路要饭,但都没有结果,由于思子心切,他常借酒浇愁,2014年含恨离世。她也感到自己无法活下去,一度想着可能到死也见不到小儿子了。

  张香菊说,那时候家里穷,马杰小时候唯一的一张照片,在他父亲去找孩子时,一天晚上住在桥洞下不小心丢了。后来想孩子想得流泪,却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因为当年寻亲时多次被骗过,当宝贝回家志愿者称疑似找到马杰,张香菊对志愿者一度存有戒心,不愿意采血,后经家属劝,才去采了血。两个月后,好消息来了,匹配成功。

  马杰说,被拐后,他对家里的印象很模糊,记得母亲那时候没这么胖,记得曾和二哥出去看电影被母亲骂,还记得大哥和二哥的名字。

  马杰说,多年来,他四处打零工,全国跑了一大半省。从16岁(应为20岁),就开始寻找家人,闲时就贴传单,还被电视台报道过,从未放弃,但一直没有结果。

  马杰和母亲谈到,他们寻找对方,都曾去过河南各县,以及湖北老河口等地方,却没有结果。甚至,马杰的大哥、二哥后来都在郑州生活,马杰也在郑州打工,双方此前也都没找到对方。

  在认亲现场,张香菊突然跪在地上,感谢志愿者。“我做梦都想着,一定要找到家人,现在找到了。”马杰说。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