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起,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新华日报社开启“新时代江苏青年精神”大讨论系列活动,我们收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大量投稿,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普通公务员、基层群众的青年积极参与其中,从今日起,我们精选发布有代表性的好故事,与读者分享。
(活动设置最佳“麦克风”奖,分个人奖项与单位组织奖项。个人奖项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单位组织奖10个。)
投稿还在火热继续,大家可发送故事、关键词等相关文字或视频到活动邮箱xhrb2018@163.com。活动截止4月28日。
夫江苏新时代之青年,涵水之性,融水之质,炼水之魂。奋勇向前,譬如滚滚之长江;内敛坚韧,譬如千年之运河;毓秀隽永,譬如碧波之太湖;感恩包容,譬如无垠之东海。其大多存高远之志向,敢立鸿鹄之理想,苦练过硬之本领,存忧患之意识,以扎实进取之精神激荡时代之浪潮,肩负历史担当与使命。
诚如此番新冠疫情,我江苏青年举寰一心,立旗于一岗一位,奋起相抗,无私付出,将新时代江苏青年之四柱精神,放耀出万丈光芒。
精神其一:奋勇向前。新冠肆飏,横漫舆图。江苏援鄂医疗队大仁兼勇,振羽逆行,义援前线。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医疗队中的90后青年几近四成,他们有初为人母者,有婚期将近者,有瞒着亲属报名支援者,有写下遗书捐体克疫者......青年医护人,用稚嫩之臂膀扛挑起千钧之重担,为抗疫胜利誓做人间强者。
就以我所在邗江为例,此次邗江援鄂医疗队中的两位90后医护人员——汪礼月与顾纪红,于2月9日凌晨2点,无惧感染风险,无畏前线高压的工作节奏,在邗江医疗群中主动报名参加赴武汉支援,朝闻令,午出征。在武汉战场,她俩被分到火力最为密集的武汉开发区体育馆方舱医院作战。勒紧口罩,套上厚重的防护服,随意一场战斗,便要持续近十个小时。十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饥饿成了他们不以为然的习惯;为了避免上厕所,备着尿不湿同时他们还要强忍着口干舌燥,面对患者诸如“何时安排我复查”、“何时能出院”、“这个药如何服用”等问题,依旧是耐心地一一解答,这是她们在方舱里战斗的常态。在方舱里除了做好临床护理和患者的生活护理,更重要的还有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排解患者的孤独,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她们用青年的朝气与活力尽可能地去感染身边所有人,变得更坚强,更乐观,面对困境勇往直前。
精神其二:内敛坚韧。“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这是雷锋同志的自我砥砺与信条坚守。“螺丝钉”相对整个机器,是极不起眼的,但是作为运转衔接的一环,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次应对疫情当中,基层工作人员就如一颗颗嵌在防疫一线的“螺丝钉”,尤其这次青年社区工作者成为了主力军。老旧小区庄台的卡口处,管控楼栋前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春寒料峭的街头巷尾,极容易被遗忘的角落里,一站就是一天,忙起来登记测温的时候,光一碗泡面都能吃上十来个回合。“螺丝钉”安在哪里,哪里就诠释着恪尽职守与超越职责本身外的默默付出。不张扬,不表功,埋头坚守,只低调做事。但在这场持久战中,平凡的青年社区工作者强固起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钢铁堡垒,抓实了“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每个细节,为抢补回经济发展所耽误的时间和遭受的损失铺平了道路。
在我所就职的双桥街道,我看到军人出身的青年社区工作人员冯杰,打着点滴在卡口值守,向着不配合的群众再三解释;我也看到90后社区主任陈功,两个多月来与妻子儿女相见不过寥寥数次;我们更看到文扬社区的大学生村官石伟健,连夜值守管控楼栋,持续数天每天睡眠不过6个小时......舍小家、顾大家,他们践行着新时代青年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肩负着新时代青年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成城筑志,拳拳热忱,默默发散着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
精神其三:毓秀隽永。江苏多高校科研机构,多风华正茂之学子,为人文荟萃之福地。域气养人,江苏青年重培基,习技艺,善修身。深知欲遂平生志,惟有炼就内功持益之。故而若渴求知是其恒力,善学善思为其常态。深究理论,细读经典,博览群书,习其方略,学其精髓,以活学致用为尚。此番抗疫,江苏青年医者扎实的医术能到了全国的认可。江苏的许多青年教师还利用线上平台,坚持授课育人,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安心待在家中,并在闲暇之余,用笔描绘出抗疫中的感人瞬间,把一些细腻的温暖情愫记录并收集起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传播铿锵有力的正能量之声。
在这其中,扬州市育才小学的青年教师们特意号召学生为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和房舱医院里的患者制作贴身的防疫避瘟香囊,小小的香囊,精心且精致,毓秀并隽永,在心灵手巧下点亮绽放,诠释着浓浓之“共饮一江水”的脉脉情意。
精神其四:感恩包容。开拓进取,不断向上是江苏青年的精神质态之一,同时真挚的感恩包容之心又注解了对“善”的追求与对“爱”的执着。
在双桥街道的创业孵化器“优客工场”内,青年创客,熊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想,在疫情期间,听到身边的医生朋友下夜班没有出租和公交,又怕路上耽误时间,便直接睡在了医院宿舍。对此,李想立刻召集了在扬州地区的所有司机,组成“熊猫出行·爱心医护车队”,为扬州地区的医院提供免费的医护人员的出行、医疗物资的即时运送服务。从2月2日开始接送来自苏北医院医生的第一个出行订单开始,截止到3月31日,车队共接送医护人员600人次,行驶里程超3000公里。3月,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变成了“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境外及其他重点地区的人员开始陆续回到扬州,大量人员需要进行转运隔离。李想再一次根据市场的变化,改装和升级了专用车辆及人员的防护标准,并且在市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制定隔离转运流程及消毒标准,利用加强型隔离舱、人员全防护、标准转运流程及消毒标准制定的方式,为境外返扬人员及其他重点地区回扬人员提供转运服务。截止目前为止,他所带领的爱心车队已为近300批次约500名来扬人员提供了转运隔离观察服务。李想表示:“创业路上,政府始终给予着我们最大的帮助,面对疫情,我能做的还是太少太少。”基层防疫物资缺乏,青年爱心人士主动捐献;卡口执勤人员还有不足,各路青年志愿者火速报名。可以说,江苏青年的行动力与精神力充分激发了“凝心聚力,同克时艰”的社会共识,构成了江苏战“疫”制胜法宝的重要一极。
疫情之下,化危为机。新之时代,江苏若要一如既往地当好全国排头兵,我江苏青年任重而道远,尤当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是所谓,江苏青年智则江苏智,江苏青年强则江苏强,江苏青年创新则江苏勃兴,江苏青年进步则江苏进步,江苏青年存志则江苏未来可期。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故我江苏时代新青年须谨记此观,践其志哉,于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际,肩负重任,坚定追随,贡献蓬勃朝气新力,书写新之绚丽华章,以“点滴作为”凝聚“青春信仰力”,以“厚积薄发”绽放“青春爆发力”!
作者简介:王磊斌,文学硕士毕业,新时代90后基层年轻干部,现担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宣传委员,负责街道宣传、文明创建、舆情管控等方面工作,喜欢读书与文字创作,是市级作协会员,曾在《散文》、《读者》、《中国青年报》、《中国研究生》等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在抗疫中,担任双桥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宣传组组长,全面负责街道防疫知识宣传,抗疫先进事迹报道等工作。
朗读者:苗丰1991年生 中国交通频道主持人
策划 沈峥嵘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