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大洋深处,晴空万里、海天一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层层叠叠的海浪闪烁着耀眼的光波。船时4月24日,正在某海域执行航天测控任务的远望7号船上格外热闹。船员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迎接着第五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
用一种情怀迎接航天日
自2016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4月24日被定为“中国航天日”。对于庆祝和纪念专属于航天人自己的节日,远望7号船的船员们显得格外热情。活动开始前半个小时就有船员早早来到飞行甲板,与悬挂在船艉栏杆上的“中国航天日”活动横幅合影留念。
随着主持人“开始升旗”口令的下达,伴着雄壮的国歌声,身着海员服的旗手缓缓将国旗升起。整齐列队的船员们举起右拳,面向国旗庄严宣誓,通过铿锵有力的誓言,重温了自身矢志航天、投身航天、建功航天的承诺和决心。
随后,在“矢志星辰大海 建设航天强国”的横幅上,船员们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表达了奋斗的姿态和决胜的信心。
用庄重的仪式表达内心情感,是远望人的一项传统。40多年来,历代远望人用一次次胜利铸就金色航程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远望特色的海天仪式文化。“海天仪式文化是远望人独有的精神家园,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远望人始终牢记使命、继续奋斗。”远望7号船党委书记钱仲翔讲道,“奋进在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时代,远望人将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船员们在甲板上用队列摆出了火箭的造型
用一种使命激励航天志
2016年7月12日,远望7号船以崭新的姿态顺利入列。这艘巨轮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成为了我国最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
不到四年时间,远望7号船先后13次远征大洋,圆满完成了神舟十一号、长征五号首飞和天舟一号飞行、嫦娥四号、海上首次航天发射等22次海上测控任务,任务成功率达100%;创造了我国万吨级同类型船舶建造接装用时最短、远望号船生成打赢能力用时最短、船舶入列到执行“国字号”任务用时最短、航程驱动航线纵横最长“四项历史记录”。
站在“中国航天日”主题展板前,船员们一边回顾中国航天与远望船队的光荣历史,一边进行着交流讨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可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当看到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经历时,船员朱元启不禁发出感叹,“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们航天人只有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方能行远致远。”
用一种姿态助力航天梦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功是实干出来的。迈进新时代,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未来的任务和职能转型?面对“时代之问”,远望7号船的船员们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奋斗姿态。
常年与大海为伴的远望人,不会因为远离祖国而有丝毫放松和懈怠。面对船舶晃动、海水涌动、天线转动、目标移动的复杂测控条件,他们“把每一次当第一次”“把每一圈当第一圈”,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次任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确保年度出航任务首胜,出航后,我们扎实开展任务文书学习、设备状态检查、测控通信系统联调,应急方案演练等,并进行可靠性检查维护、天线结构检查以及性能指标测试等工作,确保参试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远望7号船副船长陶华堂介绍道。
中国航天日主题授课
科技创新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必须要有与建设航天强国相适应的创新能力。4月上旬,远望7号船第一届创新成果发布会如期举行,涵盖任务辅助软件、设备技术改造、仿真训练平台等方面的5个创新成果成功发布,并在实践中得以推广和广泛运用。2017年以来,该船有60余篇论文被国际会议论文集录用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完成11项上级立项项目。
如今,“站上新起点、立起新目标、拿出新作为、形成新能力、创造新业绩”的创业理念和使命担当已成为全体船员共识。远望7号船正由成功向成熟转变,朝着中国航天“新名片”、海上测控“新王牌”的目标奋勇前进。
交汇点记者 陆威
通讯员 黄杰 蔡浩 环星星 赵清泉 韩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