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致敬医师节:揭下“最帅”标签,徐晔“一心从医,无问西东”
2021/08/19 14:52  新华报业网  

 

  打开网络搜索“徐晔”,你会看到接连跳出来的关键词是“中国最帅医生”、“现实版江直树”等。确实,17岁上大学,25岁博士毕业,出挑的脸庞以及温柔的声线,太多优点环绕着他,尤其在参与《中国医生》纪录片的拍摄后,徐晔更是一夜获得百万人的关注,彻彻底底地“走红”了。

  “火”了以后的徐晔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坦言,面对网络热度冲击,他开始思考:“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当医生?”

  作为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外科的一名主治医生,徐晔六年的从医生涯里经历过无数次临危受命。在每一次直面死神、争分夺秒的背后,除了那份沉甸甸的职业责任外,还源于父亲在他童年启蒙时关于“施善”的谆谆教导。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去做一些能够帮助别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事业。这是我父亲教导我的价值观。”正是秉持这份“善心”,即使在拥有三百万人的关注后,徐晔依旧选择在医生这份职业上继续“生根发芽”。

  此次南京核酸检测工作,徐晔参加了两轮。两次核酸检测工作都处在夏季高温阶段,“这会儿天气算凉快一点了,但是核酸检测工作刚开始时,其他许多一线同事是暴露在室外的,他们还是有中暑的风险。相比之下,我的工作环境属于半开放,要舒适许多。”徐晔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防护服的尺码都是统一的,所以很难合身,但是为了防疫安全,必须将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有些同事个头比较小,但是那个衣服可能只有1.8米的尺码,那么套进去以后就显得很肥,袖口会很松。”为了符合防疫规范,徐晔与同事一起拿胶带将防护服手腕袖口处像包粽子般封死。“这些细节虽然小,但为了群众的安全考虑还是必须要做到。”

  徐晔在南京小营小学核酸采集点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

  徐晔感慨,“我觉得我们是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医护与群众之间形成了守望相助的共体意识。”

  自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医务工作者在前方争分夺秒,和病毒抗争。各行各业的民众在后方,捐款送物资。“在面对疫情时,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协调,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难题,作为抗击疫情中的一员,我感觉非常开心。”徐晔表示,在此次抗疫行动中,各行各业对医务工作者的驰援,让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医务人员都感觉十分暖心。“即使我们素不相识,但在面对同一个敌人时,我们‘疫’路同行,风雨与共。”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徐晔表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自己也是青年党员,疫情当前更应冲锋在先、无问西东,无愧时代。“尽管学医的过程是漫长的,有时候也会迷茫,但真正从医学生成为一名医生,真正在临床上遇到了那些被疾病缠身的需要帮助的人,心里就只有敬畏生命和救死扶伤的心。”徐晔告诉记者,医生也是普通人,医生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但成为医生,就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医路漫漫,希望所有医师不忘年少时的初心,一往无前!”口罩后徐晔的双眼,温暖而坚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文 王子杰 刘畅方达/视频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