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小康(96)|果园里的循环经济,成就这对江宁“梨夫妻”
2021/08/23 22:31  新华报业网  

  夏秋之际,正是梨农丰收的季节。在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北干沟南,一户人家掩映在百亩梨园中,别有一番韵味。梨园的主人是一对“80后”小夫妻,摘梨、分拣、包装……夫妻二人动作娴熟,一气呵成。经过7年深耕,这对“梨夫妻”凭借自己的智慧,在这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请听文章开头音频↑↑↑)

  口述|崔艳波 王莉

  夏日炎炎,走进南京江宁“金陵脆梨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整齐排列的梨树,靠近一看,每棵树上都挂满了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实。梨树下鸡鸭成群,悠闲觅食……

  崔艳波:我叫崔艳波,今年39岁,目前在江宁湖熟经营这片“金陵脆梨园”。

  2015年,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的崔艳波在与导师交流时得知,母校在江宁这边承包了一片土地,建设“梨综合示范基地”。当时梨园还未成规模,也缺参与合作与管理的人,导师于是向崔艳波抛出橄榄枝, 他也没有做过多思考,就毅然辞去了当时在连云港的工作来到南京,一头扎进了梨园里。

  崔艳波:因为我也是学梨(专业)的,我就对这个比较有情怀,喜欢干这个事儿。现在南农会在这边做科研,我会协助他们,然后像生产销售果树苗木、鲜果都是我来做,南农也有一片让我代管的园子,中间产生效益就分成。

  专业对口的崔艳波在应对病虫害防治、梨树修剪嫁接这些事情上可谓得心应手。为了生产出健康可口的梨,他还有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崔艳波:我们园区从建园以来,从来不用除草剂,全部是人工割草,用的全是有机肥:我们冬天(时)一棵树要上100斤有机肥,都是能给(梨)增加甜度起很大作用的。现在整个园区能有1万株(梨树),我们一年要施几百吨有机肥。我们也用了更多的物理和生物的方式来防虫,果子就比较安全健康,我园区的品种都是绿色认证的,对于我的果子的品质我是比较有信心的。

  经过7年深耕,目前梨园的规模已经扩张到了106亩。因为对自己产品有信心,崔艳波将目光瞄准了中高端市场。

  崔艳波:我现在不做抖音直播这些,因为客户看不到摸不着,他会想——“你那里太贵了,我们接受不了”,但是客户一旦来我园区转转,他看到我们的硬件软件,还有我们的梨品尝过(以后),他觉得物有所值,就会推荐给他的朋友。

  所以尽管崔艳波的梨价格上相对一般的品种贵一些,但是根本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销路基本不愁。记者采访时就不时碰到过来买梨的人。

  王文庆:我们是本地的人,特地到这里来买这个梨回去吃,口感好得很。

  酒香不怕巷子深。崔艳波的客户渐多,收入也渐涨。

  崔艳波:企事业单位团购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些高端客户我们会定期配送,我们其实(是)通过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每年都在积累客户。现在我们每天要(卖)出1000斤差不多,(年)产量20万斤。

  崔艳波的梨园现在种植了七八个梨树品种,每年从6月份到9月中旬都是丰收的时候,一颗颗鲜美多汁的梨子,不仅让崔艳波过上了小康生活,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崔艳波:园区除了我和我老婆,我们也有长(期)工、临时工,高峰的时候一天要用20多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老百姓就业问题。一些老年人来我这,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村民赵德成就是这样一位临时工。

  赵德成:(我)常年在这里打零工,120元干8个小时,加班1小时15元钱,一年能挣两万七八千元钱。

  梨虽好,但一年也只有一季,剩下的时间怎么办?学动物医学专业的王莉和丈夫崔艳波一合计,决定拓展果园经济,在梨树下做文章。

  王莉:我既然有这个很好的环境,我为什么不养点鸡?我每天只给它喂一次玉米,五分饱左右,剩下的时间,(让)它在园区里面自由采食,吃虫吃草,而且我们会把损耗的梨子给他们喂(食)。后来好多客人带朋友过来,看到我们这个环境,都想要这个鸡。

  梨树为家禽遮阴,家禽啄食草籽与昆虫,排出的粪便又肥了林地,与果园形成一个良性的“生物循环链”。目前梨园里养了近千只鸡,梨树下还种了些时令蔬菜,每年靠这些又能增收两三万元。

  崔艳波:我们的客户来买梨买鸡,我们就会有时令的蔬菜给他们带一些,他们回去带着蔬菜,感觉挺好,可能就会偶尔想来一下。

  育梨养鸡种菜,生活自由,收入不错,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但一切并非人们想象的一帆风顺……

  王莉:也有迷茫的时候,因为做农业跟天气各方面有很大(关系),我们连着几年经历过大雪、经历过台风、经历过暴雨,所以也有很惨的时候。

  崔艳波:我记得很清楚,(今年)7月27号是台风加暴雨,我们园区基本上就淹了,那时候梨也是成熟的时候,如果梨(树)泡水时间长的话,可能过个几天之后,梨会陆续地(往下)掉,影响是蛮大的。

  即使遇到这些情况,崔艳波和妻子王莉都没有灰心和放弃,而是不断积累经验,将他们的梨生意继续做下去。

  崔艳波:我们前期只顾着埋头干,不注意政策,没有想到有保险(可以化解风险),后边我们也了解了,现在领导对我们比较支持,我们也能上保险了。买保险的话,有台风或暴雨能少损失一些,能弥补一点。

  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崔艳波坦言,这一切都离不开妻子对自己的支持。

  王莉:我们这里应该算是郊区,对孩子的生长环境也是有一定影响的,面临(孩子)教育的时候,就一直很焦虑,我就想我们是不是要放弃?但是迷茫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还是坚定下来,还是要坚持我们的理想,坚持做农业。

  崔艳波:我老婆帮我很多,她做销售这一块还是有一把刷子。她比较外向,待人接物这块儿比较灵活,能灵活变通。我人比较直,有时候我说话就把客户得罪了,她又把他拉回来了。

  但面临今年新一轮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快递发不了,客人来不了……再好的销售能力似乎也难派上用场。怎么将梨卖出去?夫妻俩别提有多犯愁,多亏了政府部门的雪中送炭。

  崔艳波:省里、市里、区里的农业农村局,还有我们街道、社区各方的领导,都想方设法给我们找商超,还推荐了一些单位(团购),(通过推荐)我们最近接单还可以,疫情对我们影响,我觉得降下来了,(我们)不是那么恐慌了。

  随着南京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崔艳波的梨园又恢复了往日生机。现在,每天崔艳波和工人们都会挎着篮子到园子里摘梨,而王莉面临的则是幸福的烦恼,络绎不绝的客人来到自家院子里,接待起来颇有应接不暇之感。这对“80”后小夫妻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崔艳波、王莉的小康心愿

  崔艳波:通过经营这片“金陵脆梨园”,使我的家庭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同时也带动周边老百姓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王莉:希望我们的园区顺风顺水,硕果累累,希望我的小家庭幸福美满。

  你也想说说自己的小康故事?

  别着急,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分享

  联系邮箱

  xinhuabaoye1234@163.com

  栏目热线

  025-58681634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END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高坡

  监制:任松筠 田梅

  统筹:高伟朱威 韦伟

  记者:沈蕾

  音频剪辑:刘畅方达

  视频剪辑:邓宇轩

  摄像:邓宇轩

  配音:董双

  检校:金勇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