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源和精神营养剂。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表彰了七位老科学家。他们立足祖国大地、成就科学事业、凝聚精神丰碑,为科学家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2022年1月5日,《科技周刊》记者前往南京地湖所,采访其中一位老科学家——退休20多年仍工作不懈的陈志明研究员,聆听他对追求科学之美、弘扬自然探索、坚持自主研究的真知灼见。
不大的办公室里,除了门和窗,剩下的墙面都被书柜和地貌图占据,三张书桌上堆满文献资料以及两台电脑——这就是陈志明的科研“主战场”。
戴着贝雷帽的银发老者聊起科研工作,温和又热情。兴之所起时,一边打开电脑一边翻出文献为记者耐心讲解,像对待一个后辈学生。从上世纪80年代主编《中国地貌图》,到后来主持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亚洲与邻区陆海地貌全图》和《亚洲与邻区板块造貌构造图》,再到撰写长达130多万字的专著《板块构造与地貌形迹——亚欧与太平洋造貌构造响应》……说起热爱的科学事业,老者眼中闪耀着科学之光。
同事说,陈老师每一个数据都不容一丝马虎,必须要有详实的资料支撑。为了验证板块运动的速率,需要东北亚一带的定位数据,但是现有的资料不能支撑,陈老师不顾年近九旬,亲自前往南京大学和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查阅原始资料。
陈志明笑道,基础研究虽然极具艰难与挑战,却也最能激发研究者的志趣,大时空地学与大陆动力学等研究课题意义非凡,不仅可以揭示大中型地貌的形成分异规律,还可以按其旋转碰撞动力方向来寻找有关内外生矿床,并为解释火山、地震与滑坡等内动力灾害成因提供理论指导。
潜心基础研究需要惊人的毅力和耐力。就以《板块构造与地貌形迹——亚欧与太平洋造貌构造响应》一书来说,经历了人力、经费等重重困难,历时近20年打磨才终于在2018年面世。但陈志明觉得值!因为该书瞄准了板块学说的发展“瓶颈”——亚欧大陆与邻海,并提出两大板块学说新理念:“岩石圈可分性”与“大陆旋转碰撞造山成盆”,颠覆了传统的“刚性板块”和大陆“直线碰撞”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如今,陈志明仍然笔耕不辍,与合作者正在撰写新书作为《板块构造与地貌形迹——亚欧与太平洋造貌构造响应》的延伸。“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他认为,天文和地理是我国古代主要自然知识观。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地貌学更要有全局观、要注重交叉研究,否则就好比盲人摸象,只能“看”到腿。因此,新书将分为“探地篇”《板块构造学现代发展》和“问天篇”《地星构造与脉动演化》。“这本书的出版也必然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我不会放弃努力。”老先生坚定地说。
【聆听多一点】
采访中,年近九旬的陈志明先生思维敏捷、逻辑严明,言语中充满对自然科学的敬畏与热爱。他对科学研究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聆听多一点。
记者:听您的同事说,您退休20多年来,坚持每周工作7天,节假日也很少休息,是什么支撑您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
陈志明:追求科学之美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它甚至能让我忘记生活中别的烦恼。退休之后,少了事务性工作,反而拥有更多个人的时间,让我可以更专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保持思维的持续、自然地运转对我来说很重要,我每周工作7天,也并非每天都工作8小时,我只是不想中断思考。我的床边就放着电脑,床头柜上也有笔记本,据国外生理医学专家研究,人在半睡眠的状态反而非常有创造力,能激发一些内心的想法,需要及时记录下来。而且,这种工作状态,现在看来对我的身体是有好处的(老先生笑着算了一下自己的年龄),我已经88岁了,只要天气不是很差,我都会来办公室,我家就在附近,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喜欢这里。
记者:作为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您觉得探索自然科学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陈志明:近代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史,是许多“忘我善战”的探索者前赴后继的历史,但是科学正以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自主研究为指导而不断发展,因此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弘扬自然探索者的优良品格,这首先包括好奇心与求解精神,这是创新的原动力;其次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精神,因为科学道路绝不平坦,追求真理更有风险;此外,有偏必纠、知错必改,也是探索自然真理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
记者:您刚才提到自主研究,请谈谈您对自主创新的看法。
陈志明:学者个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学进步的首要条件。纵观科学发展史,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来自少数探索者出于追求真理的自主研究。应保护与支持那些探索自然规律、追求卓越科学的自主研究。在此过程中,不要因为学术观点与主流不同,或者研究者没有“来头”,太年轻或已退休而拒绝接受他们的自主研究成果。希望为基础研究营造一种探索自然真理人人平等的环境,不仅在培养人才与获得研究机会(申请课题)方面贯彻公平竞争,在成果评价方面也是如此。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通讯员 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