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
盛小云
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打造特色文化标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国人大代表、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陈澄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分享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主持人:打造江苏特色文化标识,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两位如何看待“特色文化”?
盛小云:我认为,特色文化最基本的标志是它的地域性。江苏特色文化丰富,就我们表演艺术来说,戏曲有昆曲、锡剧、淮剧、扬剧等,曲艺有苏州评弹、扬州弹词、徐州琴书等,还有很多其他艺术门类的特色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在苏州的园林里品一杯碧螺春、听一曲苏州评弹或昆曲,你就能感到这个声音和这座园林、这座城市是融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曾有位专家说,苏州评弹和江南社会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如果缺失了评弹的元素,我们心目当中的江南将少了不少韵味,这就是特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把特色文化做强做优。
陈澄:戏曲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淮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能文能武、能古能今、能喜能悲,声腔独特,极具艺术魅力,在传承传统戏剧文化和弘扬盐淮地区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戏剧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关注自己地方上的文化特色,以方言为基础,运用长期以来创作出的声腔,以舞台上声台形表、手眼身法步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方式,把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传递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主持人:如何才能更好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盛小云:我认为,传统文化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由我主演的长篇系列专场《啼笑因缘》新篇《娜事Xin说》经过8年整理修改创作打磨,去年在上海首演,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啼笑因缘》是长篇弹词经典书目,对于经典,不同时代应该有不同的诠释,所以在编创过程中我们遵循守正创新理念,还是用苏州评弹的传统表演手法和简单道具,重在塑造人物和情节方面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当代观众的需求。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成果。时代在变,传承传统艺术不能孤芳自赏,而是要走出去多进行调查研究,看看市场需要什么、观众在想什么,针对需求分门别类创作精致的艺术作品奉献给大家。
陈澄:传统文化创作创新过程中,剧本是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度创作。可喜的是,我们省有一批长期扎根基层的剧作家,他们的戏曲剧本创作与时俱进,并给予演员很大的再创作空间,通过贴近现代生活的表演,发挥淮剧艺术在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方面的作用。
除了在文本创作上创新,我们也应该发展更多的平台,这次我带上会的建议就是振兴城乡小剧场。相对于大剧院而言,小剧场规模小、投入小、运营灵活,是一种将艺术和惠民连在一起的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小剧场建设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青年们可以在这里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付诸实践,将所思所学呈现在观众面前,进而得到实际的艺术能力成长。
主持人:在疫情以及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影响下,怎样让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生活,切实增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
陈澄:不可否认,疫情对线下演出造成一些影响。面对挑战,很多戏曲人把目光投向“云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演出方式,带动更多人关注戏曲、走进剧场。
近两年,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开了直播,粉丝数节节攀高。我用淮剧戏腔方言翻唱的《神女劈观》,上传B站后观看量达240多万。很多年轻观众由此成为我们的戏迷,我们在哪个城市演出,他们就买车票直接去追我们的剧,实现了“流量变现”。我们要珍惜这些“粉丝”,因为他们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关注、喜欢传统文化。抓住“破圈”机会弘扬传统戏曲艺术,是文艺工作者新的任务和使命,只要是美的东西,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要在剧目展演中把老一辈那些优良的表演艺术方式传承下来,再扎扎实实结合现代的创作手法,做到传承创新两手抓、传统现代两手抓。
盛小云:在数字化大潮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近年来国风潮兴起,就得益于媒体的大力支持、推广,这让大众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和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前两年,我“跨圈”为青年们量身定做了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点的作品,比如和rapper合作《幸福苏州人》、加入摇滚乐演绎《重临西湖》。像《重临西湖》,在一个网络音乐平台一周播放量突破千万,很多青年朋友留言表示非常喜欢苏州评弹,还要继续关注,这就是赢得青年的文化认同感。我认为,要“两条腿”走路,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培养表演的接班人,同时也要用心培养青年观众,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监制 高坡 尤健
策划 任松筠 冯海青 孔德信
统筹 高伟 唐澄
记者 胡兰兰
后期 陶蓉
技术支持 方蓉蓉 孙甲飞 徐航 谢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