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盐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从讲述非遗故事出发,畅谈近年来对文旅发展的感悟,同时还对未来盐城文旅发展作出了创新思考,独特视角里引申出许多新颖的思维理念。
从“故宫看门人”到“世遗守望者”,单霁翔的身份有所变换,不变的是他一次次发起关于文明的思辨,在创新求变中做好历史保护与传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其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7年间,故宫变身“网红”,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文化遗产之一。从爆款综艺到文创产品,如今,600多岁的故宫仍受到大家热捧,让文化遗产充满青春力与烟火气。
“文化遗产要真正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单霁翔认为,盐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在打造爆款产品、做强“世遗”品牌方面也有极大后劲,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到遗产的温度。
近年来,盐城深入挖掘生态和人文资源,在打响艺术品牌、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滨海旅游等方面亮点纷呈。同时,盐城还放大生态品牌价值,彰显荷兰花海、黄海森林、鹤舞鹿鸣、滩涂丹青等独特标识。“所以,当观景游客、淮剧观众走进盐城的时候,怎么把美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带回家’?那就是要研发文化创意产品,最核心的是‘创意’二字。”
对此,单霁翔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发展数字技术文创,以数字化激发文旅产业创新创造活力。除了VR、AI等,还可参考“每日故宫”APP,用户每天早晨都能通过手机免费收到一套图文并茂的藏品信息。“盐城这么多美景,亦可常伴常新,永无止境。”
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对盐城的深情馈赠,也是盐城最宝贵的家底,前不久盐城更是获得了“国际湿地城市”的荣誉称号。单霁翔点赞了盐城对资源的保护:“盐城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保护大量历史景观的同时,也保护了滩涂湿地、候鸟的栖息地,保护了大自然,这是世代盐城人对家乡的热爱,是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对国家、社会和民众生活的贡献。”
如今,盐城建有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和里下河地区广袤的湖荡湿地。黄海湿地是中国唯一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盐城该如何用好这笔宝贵“世遗”财富,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并获得长足发展?单霁翔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自然的景观是盐城的文化力量,也是促进协调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力量,一定要更好地挖掘其中的价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