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徐州观察(第69期)
【徐州观察】
精彩试读>>>
《国务院关于同意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最近发布,同意徐州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自此,徐州成为全国11个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
在7月21日召开的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能源资源相对富集,发展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基础较为扎实、体系相对健全、创新优势突出。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聚焦】
精彩试读>>>
7月22日,一场直播招聘在睢宁空港经济开发区上线,来自丰原电子科技、华芯智造半导体等8家企业的人事专员走进直播间,发布岗位需求。
今年以来,睢宁县人社局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紧扣“求职者就业”和“企业用工”两大服务主体需求,创新打造县人力资源市场和县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李集、凌城、沙集“一主五副”6个“就业·企航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用工保障需求侧和供给侧精准对接、直接对接、常态对接。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关注】
精彩试读>>>
105场视频洽谈会“屏对屏”沟通,50个招商队伍外出精准招商200余次……今年以来,铜山招商引资脚步不停、力度不减。
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挑战,但没有影响铜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进程。25个省市级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11.14亿元;“765”认定签约项目4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53.26%,其中战略性新兴项目37个、占比77%。如今,奋力建设“江苏强区”的铜山正用火热的行动全力“开跑”下半年。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纵览】
精彩试读>>>
7月15日,位于徐州市中心的彭城广场,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曾被黄河水患掩盖的两座上下叠加的明代古城,呈现在世人面前。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有着2600年建城史的徐州,需要留住自己的“根”与“魂”。
去年9月,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徐州将“加强城市文脉保护,打造纵贯主城区南北的文化轴,彰显特色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