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宿迁患者张某患心脏病多年,他在省人民医院住院半个月,历经两次心脏大手术后,终于康复出院。他给记者算了下,两次手术的医疗费约7.7万元,医保报销6.1万多元,个人仅需支付不到1.6万元。得益于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手术中使用的心脏支架价格已从原先的每个2万至3万元压降至每个不足1000元。
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一直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老百姓对此反映强烈。聚焦“看病贵”背后的腐败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纪委监委深入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问题专项整治,针对医用耗材采购权力集中、专家话语权过大、权力寻租空间大等廉政风险和制度漏洞,督促出台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实施意见、实行省平台集中采购、加强公立医院阳光采购监测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实现“查处一批案件、总结一类规律、治理一个领域”。
神经外科是医用耗材使用大户,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原副主任黄某在治疗许多脑血管危重病人的同时,大肆收受医用耗材代理商贿赂,最终堕入腐败泥潭。针对医疗卫生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现象,省纪委监委制发监督意见,要求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医用耗材等集中采购工作,健全采购监管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采购实施情况的监管,实现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
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省医保局组织全省176家三级公立医院成立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联盟,与生产企业谈判议价,已开展7轮联盟带量采购,涉及骨科、心内科、眼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检验科等4378个产品,平均价格降幅55%,每年可节约资金42亿元,让老百姓直接受益。
“光靠一两家医院与厂商议价,根本不可能拿到这样的低价。”无锡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陈士新介绍,今年无锡4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组成医用耗材采购联盟,选定4种临床用量多、医患关注度高的高值耗材实行联盟采购,采购量不低于年度总采购量的80%。无锡市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创新运用分组谈判机制,根据市场占有份额和医疗机构使用率,将厂商分为A、B两组谈判,既保证市场主流产品中选,也更大程度满足小众患者用药和医生医技需求。通过集中采购,4个品种82个品规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幅约60%,有的中选品种最高降幅甚至超过80%,预计可节约资金7000万元。
借助大数据分析、智能监管手段开展精准监督,建成投运的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和综合监管平台接入全省2669家公立医院数据,并嵌入纪委监委监督模块,将传统的“查部门、查台账”升级为“从数据中查事查人”。有了阳光监管平台后,定点医院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使用哪些耗材,价格多少,耗材在什么时间用到哪位患者身上,一年耗材总花费多少,等等,都可在平台上看得清清楚楚。耗材降价以后,每个医院每位医生每天每月每年的使用量变化情况都在动态监管中。
眼下,省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正在我省有序推进,预计到2025年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品种将达到35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覆盖10个品类以上。全省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药品(耗材)采购、使用、管理专项监督为切口,持续压紧压实相关部门监管责任,严防违价采购、网下交易等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一个腰椎手术用了10根螺钉,是否存在过度医疗?”8月16日,连云港市民宋先生的父亲因腰椎侧弯等问题接受手术治疗,10个椎弓根螺钉共计5.5万元的支出让他心生疑惑。针对宋先生反映的问题,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督促该市第二人民医院纪委、医务处、医保处、行风办公室联动监督,针对患者疑问以现场见面会方式及时进行答疑反馈,很快打消宋先生的疑惑。今年,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成立“室组”联动专项监督组,对6家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督查,紧盯增加患者就医负担的过度医疗等问题推动整改,对发现的个别医院“个别耗材使用方面存在无术前讨论”“没签署高值耗材使用知情同意书”等10个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到位。
涟水县纪委监委紧盯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中的廉政风险点,从35类268项重点医药耗材中随机选定耗材种类,对4家医疗机构开展随机抽查,发现问题15个,对问题突出的医院制发提醒函6份,并同步抄送至分管县领导及主管部门,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