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词“苏”写新时代,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门机司机黄强选择了“执着”。在他看来,这个词与门机工作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反复抓、起、放,和‘抓娃娃’很像。”黄强说得轻描淡写,但在距离地面25米的高空,如何使用吊钩,才能把数吨重的货物完好无损地在货船和岸边之间转移?这着实是门学问。十年来,黄强用执着在重复的工作中把吊钩“玩出了花”。
2014年,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接下出口日本的马口铁作业。马口铁价格昂贵,板材很薄,稍有碰擦就会发生货运质量问题,这意味着门机操作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闪失。反复练习后,黄强终于破解难题,并由此打造出“像做豆腐一样做马口铁”作业品牌,赢得国外专家的高度赞赏。
五年前,公司要吊装一批运到文莱的预制板,用于建设“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文莱跨海大桥桥面。预制梁一根长12米,但周边10厘米左右是纯水泥构造,一旦碰撞就会破损。黄强和伙伴们摸索形成“垂直起吊法”“三次停顿起吊法”“一次到位松关法”,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设备作业是门机作业的重点难点,也是这些年频繁出现的货种之一。港埠公司最大吨位的门机负重仅40吨,而有些设备重达数十吨甚至超百吨,且形状不规则、重心无法把控,必须采用两台门机抬吊作业。在确认设备吊点的基础上,黄强摸索形成“慢挡同步吊装法”“跟随稍带刹车旋转法”,有效攻克大件设备的抬吊作业难题。
而今,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加入,黄强与团队的创新焦点从门机手臂下的大吊钩,转到了门机内部。“我们正在调试一个件杂货门机的远程操控设备。”黄强透露,有了这台设备就相当于把门机驾驶室搬到室内来,司机可以通过屏幕,操作手柄来控制门机,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我们工作室将继续探索新技术,今年预计能推出三个关于智能化门机操作的专利技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王瑞枫 曹阳 杨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