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常州:建设农业强市 时已至,势正成!
2023/03/02 19:10  新华报业网  

  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苏常熟,天下足!3月2日,常州召开市委农村工会会议暨全市乡村振兴大会,吹响“不负农时不负春,乘势而上强三农”的号角。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常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市,时已至,势正成,积极打造有常州特色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贡献“三农”力量。

  育种芯片,国之大者常州担当

  春日的田野,麦苗拔节,生机盎然。种好高产稳产“吨粮田”,端稳自己的饭碗,常州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8万亩,全市每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3万亩,以粮食总产、面积实现 “双增”,水稻单产保持全省前列的优异成绩,充盈大国粮仓,彰显常州担当。

  3月初,海南光照充沛,50多亩的南繁育种基地内,来自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常州挑选出的种子进行栽种,等到5月再将种子带回常州播种。“追着太阳跑”, 原本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变为两季,为农业选育高端种子“芯片”。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玉峰说,培育出80多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增产稻谷13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20多亿元,其中4个品种跻身全国十大常规水稻品种。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虽没有大院大所,常州却靠自主创新,激活育种芯片,培育水稻、生猪、家禽、河蟹、青虾区域育种集群,2家企业(立华牧业、诺亚方舟)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位列苏南第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起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科技项目为抓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全链融合,崛起百亿产业集群

  以特色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常州深入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出凌家塘批发市场、夏溪花木市场、立华牧业、水稻育种、乡村旅游、农机制造、横林地板和农村集体经济等8个超百亿级的农业产业主体。

  近期,总投资超4亿元的立华股份总部研发基地正式运营,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的动物遗传与繁育技术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技术中心、智能装备与物联网研发中心等八大中心,旨在打造全国一流的畜牧业科创空间。立华牧业作为江苏本土畜禽养殖企业上市第一股,引领资本市场常州农业板块初见规模,4家农业企业挂牌上市、43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

  自动规划路线、自动转弯、自如进退、精准作业,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娴熟高效地完成一块块稻田耕耘。5G技术、北斗定位、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应用于常柴、常发、东风、正昌等农机品牌,“常州制造”在丰收的田野上行稳致远。农机重点企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圆满创成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凌家塘年交易额超过400亿,带动种养殖基地面积200多万亩;夏溪花木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自主发布“苗木价格指数”,持续领跑全国同类市场;横林作为“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其地板产业总规模达到250亿元,产销量占国内市场40%以上。 这些“百亿”级农业主体,正构建起常州农业“强”的新优势。

  乡村蝶变,共同富裕遇见美好

  花农打理花圃,主播线上卖花,超100家花木电商企业入驻创客平台,年直播收入超100万元的20多名“新农人”搬进村里的人才公寓……在武进区嘉泽镇跃进村,产业发展“春意融融”,一派忙碌景象。在“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下,集体收入增至320万元,农户平均每亩产值从2万元增至6万元。

  一只风鹅振翅高飞, 溧阳姜下村“鹅农场乐园”“鹅湖”“鹅餐厅”游客纷至沓来,人气十足。姜下村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一站式配送服务、田园乡村文旅四大产业年产总值超80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创业800余人。

  产业“开花”,乡村“蝶变”。重塑城乡关系,常州在共富路上,不落下一户。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852元,位居全省第三,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最小的地区之一。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达438亿元。

  三山三湖四田园,三环六线百美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城市乡村繁荣互通,常州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都市里的村庄”和“田野里的都市”,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形成天目湖—南山竹海、曹山—瓦屋山、金坛茅山、武进太湖湾等4大乡村旅游集聚区,创成3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接待游客超1400万,实现综合经营收入超百亿元。

  确权、赋权、活权,释放改革红利。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实现村组全覆盖,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实现镇级全覆盖;先行先试,武进“三块地”改革试点经验写入新土地法,溧阳和武进成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率先出台8条政策措施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率先发放全国首张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电子批准书、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证书。

  乘势而上启新程,乡村振兴正当时!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以一业之光,推百业振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玉贤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