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话道出了塞北的刚劲粗犷,江南的婉丽柔美。塞北的文物有怎样的特点?6月20日,由苏州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推出的“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在苏州开幕,以102件/套精美文物为主体讲述西戎文化,展览将于2023年10月11日结束。
马家塬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晚期西戎的贵族墓地。遗址所在区域为陇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塬”即是因流水冲刷黄土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四边陡峭的台状,顶部较平坦,西戎贵族因而挑选此处作为公共墓地。
该遗址以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华丽的车马、精美的人体装饰而闻名于世。出土的车辆、金银器、宝石制品、玻璃器等,数量丰富,质料广泛,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早期丝绸之路的珍贵资料。马家塬遗址的发掘曾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又获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鋄金银铁当卢,是马家塬墓地出土工艺最繁多的鋄金银制品之一。
正面外缘装饰银箔条一周;银条内为金银箔组成的三角形流云纹;最中间覆有一大片金箔。金箔外圈錾刻一周麦穗纹,中部模印、錾刻有羊纹、鸟纹、羽纹、卷云纹。
据展览内容策划刘彬彬介绍,鋄金技术在明清时期的金属工艺品上比较常见,一般流程是在铁质基体表面用工具錾刻出密集的交叉阴刻线,然后将金、银片或金、银丝贴压装饰于基体表面。马家塬遗址出土的鋄金银器是这一工艺的早期实证,而金银与铁的搭配风格或许来自更遥远的欧亚草原。
兽面纹金带钩出土时位于M14墓主左手,为铸造而成。钩首呈长颈龙首状,钩身呈长方形,正面为高浮雕兽面,兽面有球形凸眼,眉、鼻、嘴均呈卷云纹状,额、耳及面部轮廓的边缘装饰联珠纹,四角勾起的尾部饰羽纹,为一件典型的秦式风格金器。
“秦国有着为秦以外人群制作金器的传统,西安北郊秦墓就曾发现过鄂尔多斯式牌饰的加工模具。在马家塬遗址发现秦式带钩,以及其他相当数量的秦式器物,相信是基于秦戎关系的缓和交好。从带钩出土位置来看,戎人虽然很重视这些秦式金器,贴身随葬,但对这些秦式带钩的使用方法显然一知半解。”刘彬彬说。
金臂钏出土于M16墓主右臂附近,由长方形金片锤揲出五道凸起的瓦楞纹后,合围成筒状。每圈瓦楞纹的两侧饰有金线编织而成的麦穗纹,麦穗纹之间装饰十一朵金丝圆蕊花瓣。
臂钏在甘青地区有较为悠久的使用历史,从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戎人墓地中均有发现,后又传播到西南山地。但此件金臂钏的纹饰装饰与制作技法当是受域外影响,臂钏上的麦穗纹与河北易县燕下都辛庄头M30出土的金器一道,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扭丝工艺实例。
鋄金银铁矛出土于马家塬墓地M16竖穴车坑的西北角。矛叶呈柳叶形,锋刃,中部起脊,装饰金银箔镂刻的树状图案;骹部为上小下大的长圆筒状,下部装饰三周金银箔三角卷云纹图案。骹部细长的铁矛不同于秦矛,为西北地区所特有。
据了解,这件鋄金银铁矛与车辆既具礼仪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也从侧面反映了戎人在作战方式上的变化。春秋时期西北地区的戎人墓葬中仍可见到相当数量的草原式短剑,这种器物往往都是在刻意彰显一对一决斗的作战方式,夸耀器物主人的勇武,这样的案例在欧亚草原的器物和图像上屡见不鲜。马家塬的人群似乎在有意淡化这种行为方式,出土短剑数量稀少,且等级较高的墓葬中几乎见不到。
刘彬彬告诉记者,整个陇山两侧位于农业人口和游牧人口的交界地带,沿着山地分布的战国戎人周旋于秦国和北方草原之间,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因此,学界在提到马家塬遗址时,着重会提到其出土文物风格上对戎的继承、与秦的交流、向胡的仿效。这种“四不像”的文化体质,更像是马家塬人在融合多种元素,于混杂中形成的独特个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苏州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