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是小鱼记者最高兴的一天。
这一天,在回访《水滴公益》栏目“新芽计划”助学项目资助的学生时,我欣喜地发现,今年有5位同学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位贵州的同学考上了那里唯一一所211大学——贵州大学。还有一位贵州的同学被西北民族大学录取。一位宁夏的同学考上了宁夏体育学院。还有两名录取了专科院校,其中一位贵州的女孩今年是复读,距本科线只差几分。她很不甘心地说,“我是一定要专升本的”。
我赶紧把这份惊喜传递给了他们的资助人,并在群里广而告之。
大家纷纷为孩子们点赞。这几位孩子的资助人也挺激动,就像自家孩子考上大学一样喜气洋洋。
《水滴公益》栏目助学9年,小鱼记者深知这些孩子能走出大山,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贵州这批孩子,是我们资助时间最长的,从2016年就开始了。那年暑假,我们带着20多个南京家庭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大山深处,去一家一家走访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
那一次,有人走访了一个房子里只有两样电器的家庭——电灯和电饭锅;有人走访了一个有6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们却个个干干净净懂礼貌;有人一天只走访了两家人,因为要爬上大山的山顶才能找到孩子的家;有人走访完后回到县城,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悄悄包了黑车又去看望孩子……
2016年暑假,志愿者家庭走访贵州学生
在回去的路上,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你们愿意资助成绩差的孩子吗?大家的答案非常整齐:愿意!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们身处的环境,知道学习优异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
其实,每年一两千元的助学金,并不能改变任何一个家庭经济窘迫的现状。但是,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份温暖,是一份鼓励,也让他无形中多了一份责任。为了这份默默的支持,他们也要坚持把书读下去。
我们也尝试过其他方式。例如,不用助学金,以实物帮助他,可以吗?答案是,太难操作。我们送去的是不是每个孩子最需要的物资?物资是不是需要当地老师配合发放?发物资的时候会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伤害到孩子的自尊?
是的,没有更好的方式代替助学金。
在各位爱心读者的支持下,这个项目如今已经第9年了。有很多老朋友9年一直在线,资助的孩子毕业了,又紧接着再资助一个。有一位“铁粉”,资助过西藏的、贵州的、新疆的、宁夏的……每个助学群里都有他的身影。
今年也是《水滴公益》栏目成立的第9年。常有人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做公益?我大概能理解他们的疑惑,意思是,做一件事情总要有目的吧,那么你们做公益的目的是什么呢?吸引流量?扩大影响力?打造公益IP?
伴随我们一路走过来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水滴公益》似乎并没有这些类似的目的。我们做公益活动很低调,没有启动仪式,没有爱心摆拍,没有苦情戏码。作为媒体,我们也没有对自己做很多宣传。
其实目的只有一个,以纯粹的公益初心,带着心怀善意的读者们,为西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仅此而已。
也因为低调,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新芽计划”这个持续了9年的助学项目。
现在我们要为这个项目吆喝一下。因为,今年要招新啦!
今年暑假,我们去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先塔城完全小学开展“乡村校园改造计划”,为那里热爱运动的孩子新建一座乒乓球馆。在塔城镇,我们驱车进入大山最深处,走访了两位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我们发现,当地家庭没有外出打工的习惯,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但当一个家庭的主劳动力——爸爸缺失时,这个家庭的经济就会陷入困境。在大山里那些美丽的小山村里,就藏着不少这样因病或单亲导致经济困难的家庭。我们决定帮助这些家庭里的孩子。
今年4月摄于塔城完小
塔城完小的老师经过精心挑选,交给我们一份名单,有23名小学生。今年,我们的“新芽计划”一对一助学项目,将新增这23名学生。小学阶段助学金标准:1200元每人/年。助学金由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统一管理,纳入新华报业水滴公益爱心基金“新芽计划”专项账户,100%全部用于助学。
你愿意认领其中的一位,用小小的微光,温暖他,陪伴他,走过他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吗?请扫码进群!
您还可以通过少量捐款的方式,助力这个公益项目。点滴爱心也可聚沙成塔,聚力致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