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奔腾入海,在“最下游”冲刷一片活力富饶之地——长江口。高质量发展的“河床”上,正掀起产业创新协同的“巨浪”。
10月7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群众》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数日后,《解放日报》刊文《南通: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长三角媒体纷纷跟进聚焦,传递一个强烈信号:产业创新协同大势已至,大幕正开。
“全力推动协同区建设,助力长三角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吴新明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全会部署要求,南通将更好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省之要”。
大势所趋:
国家战略的破题之道
10月15日,2023长三角新通信产业发展峰会在南通开发区召开。南通市市长张彤在致辞时表示,面向未来,南通正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谋划构筑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
风起于青萍之末。南通市领导频频提及的“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到底什么来头?
记者查询发现,“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首次公开出现,是在今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期间。省委全会作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几天后,南通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报告中,将其列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撑”之首。
发展出题,共同求解。7月3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科技厅、长江口各城市科技条线的专家和负责人一起专门开了个研讨会,共商破题之道。会上形成共识:为什么要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一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二是长江口两岸城市互相“扬长补短”的现实需要,三是“城市集群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有新生事物必然伴随一系列追问——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范围多大?成员都是谁?为何此时提出……记者从南通市发改委了解到,原先的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设想,范围仅涉及上海、苏州、南通的部分区域。现在看来,协同区将站位更高、概念更大、内涵更丰富,规划方案可能要进行“较大的”调整。
“怎么建”的蓝图尚在精绘,但置身国家战略大坐标系下,“协同区”建设已是发展所向,大势所趋。
——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今年6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深入分析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协作、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分工协作、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协作、生态环境共治协作,着力培育一体化发展的新动能和增长点”。
——长江经济带加速布局。纵观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十四五”发展规划,都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布局中。以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为战略抓手,按照“一盘棋”指导原则,进一步构建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协同体系及其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带动效应和合力效应,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板块协同竞相破题。重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协同创新联盟,京津冀谋划协同创新共同体,上海出炉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创新资源的配置上加强协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构建更加积极有效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已成为全国各大发展板块路径一致的战略选择。
踏上现代化建设新赛程,迎应区域协同发展大浪潮,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大势已至,势在必行。
应势而为:
“下个万亿”的谋篇之要
长江口,地理上是指从江苏江阴鹅鼻嘴起,至入海口鸡骨礁止,全长约232公里,主要涉及上海、苏州、南通三市。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南通为何率先响应发力?
“‘长三角一体化’和‘科技创新’对于南通有着特殊重要性。”南通市科技局局长赵男男分析,南通靠江靠海、紧邻上海,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的唯一城市,也是江苏“1+3”功能区中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员。随着大机场、大港口、大通道等基础设施的不断突破,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承担着承接上海苏南辐射、向北向西传导带动的重任。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融基础上,当前,南通正主动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创新资源共用、载体共建、利益共享等机制,争取与周边城市共建紧密型的创新共同体。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南通使命在肩,当仁不让。
发展形势和发展态势令南通更具紧迫感。2020年,南通顺利迈入GDP万亿城市行列。在新的起点上,胸怀江海之阔的南通儿女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下一个万亿在哪里?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创新赋能,向科技人才要生产力,走好科技自立自强必由之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今年6月省政府召开的“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南通市旗帜鲜明喊响:“下一个万亿看创新”。
高校院所“家底”并不占优,南通的“必由之路”怎么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负责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补短”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长”——借力上海、苏州在高科技产业、高端人才、高水平科研力量等长板优势,不断迭代升级南通的产业创新体系,为“下一个万亿”蓄力赋能。在他看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题眼”是创新,落脚在产业,关键在协同。核心是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的产业链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创新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跨省域的产业创新合作,早已在长江口落地开花。自2018年沪通首次签署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目前,南通50%以上的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80%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协作。未来,沪通两地将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机构联动、共建集成电路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进一步提升“同步率”,合力打造长三角具有引领性的区域创新共同体。
放眼长江口,产创合作基础坚实、优势互补,前景看好、大有可为。也正因此,南通市委全会报告将“努力构筑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战略支撑”。吴新明说,“跳出南通看南通”,将始终把南通发展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局,放到江苏高质量发展大局,放到协同区建设布局中审视和谋划,更好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聚势而进:
“敢为人先”的实践之义
登高望远,敢为人先,长江口的产业创新协同实践已经如火如荼。
10月21日,走进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综合楼、研发设计楼封顶,标志项目主体全部封顶,转入内部装修阶段。该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与如皋市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如皋首个“双飞地”孵化成功项目。
“双飞地”模式是如皋推动创新发展的创新招数——在高校院所周边设立“苗圃”,推动科创项目就地孵化萌芽;“种子”出苗后移到如皋加速器培育;最后再“跳”到专业园区转化。如皋先后与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校合作设立4家“双飞地”孵化器,产业协同效应迅速释放,今年以来引进入驻孵化项目54个,13个产业项目“飞”到如皋注册。
启东高新区“打造配套浦东产业园”,园区500余家企业超八成来自上海;海门临江新区增强“科技人文”底蕴,吸引上海、苏南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企业纷至沓来……南通开发区一位科技招商人员表示,共建协同区势在必行,必须发扬“四敢”精神,敢为人先才能快人一步,先行先试才能占得先机。
市级层面的互动也更加紧密。8月28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带队赴苏州,两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南通市市长张彤履新不久,即带队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署新一轮深化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沪通合力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紧盯上海、苏南优势产业、科研资源,南通将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模式,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分工协作,共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高地。
在日均进出船舶超过3000艘次的长江口,共建协同区的前景令人期待。南通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南通已形成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千亿级板块,将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走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推动一体化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当前,海太长江隧道、张靖皋大桥、崇启公铁大桥等过江通道正加快建设,“八龙过江”格局正加快化作实景。可以预见,随着协同区规划落地、推进建设,未来,长江口将成为南通与上海、苏州的“内河”。万里长江这条“经济巨龙”的“龙头”昂扬腾飞,对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牵引带动作用将更加彰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世停 贲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