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春波)
早上出发时天空阴云密布,天气预报也说今天会有小雨,但我们到达路北村的时候,阳光已经透过云层,照得秋树、人家一片暖暖的色调。
我们先到村委集中,从村主办王会计那里取得贫困户的收入数据核对表,然后按既定的路线,陆续开展对结对贫困户的入户走访。依循这样的惯例,虽然党员干部4年来因各种原因更换了许多人,但每季度每户必到、每户必访,我们认认真真地坚持了四年。
2016年县扶贫办确定邮储银行灌南县支行结对扶贫田楼镇路北村的40余户贫困户,当时的陈伟行长数次到路北村,积极对接村委负责同志,并组织党员干部对贫困家庭逐户开展“送温暖”慰问工作。说实话,对村里情况了解有限的我们,对农户脱贫的真正帮助并不大,大量实际工作、困难工作仍要靠村委和农户自己来完成。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踏实执行扶贫工作要求,做实做细每件事,就是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贫困户家里,将邮储银行的一份关爱留在了贫困户身边,时刻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贫困。
2016年路北村贫困户当年即脱贫34户。2017年邮储银行与路北村的初始结对贫困户是20户,年中的时候,响应县政府双进双促大走访工作,我们对路北村的500多个农户家庭开展全面走访,对走访发现的54个农户诉求,与村干部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解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为帮助对农户信息进行电子化,我们向路北村委捐助了一台一体化电脑,并帮助录入、梳理全村的农户信息,对有诉求的农户及贫困户信息做到一目了然。正是从本次走访开始,阳光扶贫开始有了手机APP,有了APP的协助,走访工作目的性更强,对贫困户信息掌握更细致,帮扶措施也更详实。同处4组的袁以科结对帮扶人是成燕,刘同明的结对帮扶人是刘成,这两家人口都在5人以上,除了脱贫,他们还有相同的诉求:建房。在2017年三季度走访中,帮扶责任人将这两户家庭的诉求带到了村委,并协助他们办理了建房申请。
在2017年基础上,2018年我们新增了40户贫困结对户,走访户数达到了56户,后经核实确认为55户。虽然扶贫工作任务加重,但结对帮扶人员不怕困难,每次走访之前,都会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实带着一种使命感,去如期开展入户走访和调研,入户走访率和信息录入完整率每期均努力达到了100%。2017年递交建房申请的袁以科和刘同明家也在2018年末收到了建房申请的审批结果,相关部门同意了刘同明家的建房申请;袁以科家则在村干部和帮扶联系人做工作后,同意修缮现有的几间平顶房继续居住,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全力脱贫“摘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到2019年一、二季度走访时,已经有三个贫困户家庭的户主悄然更换了名字(因病去世),我们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期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带给这些与贫困作斗争的家庭。有壮劳力的贫困家庭,如聂绍国、杨文银、刘同明、王亚兵家,到三季度时家庭人均收入已接近或超过9000元,因病残或年龄大失去劳动能力的那些贫困家庭则在政府、村委或社会救助的帮助下,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000元以上。预计今年底,路北村的89个贫困户将全部脱贫。
11月13号,我们再次来到路北村。车下新港大道,转往路北村委的小桥头刚过去,眼前即映入一座漂亮的小楼房,楼房前后仍有数十人在忙碌,远远看到刘同明咧着嘴笑,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原来是他家的新房今天上梁,我们打趣等会要到他家来“抢粽子”,憨实的刘同明笑得不停递烟点头,连连称好。
脱贫需要“攻坚”,说明与贫困作斗争是一件相当艰难并且是长期的工作,我们惟愿通过贡献灌南邮储银行的一点绵薄之力,能够在路北看到更多像“刘同明式”的笑容长久绽放,希望他们在2020年彻底甩掉贫困阴影,与我们所有人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灌南县支行在上半年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合作协议后积极推进发卡与代发工作,经过数十次营销与沟通,目前已收集了大部分代发对象身份证复印件,11月11日实现开卡161张,退役军人保障卡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合作协议后,由主要行领导带队多次营销与沟通,推进方案经过4次修改在解决了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出的问题与打消了疑虑后,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始收集最大退役军人群体的因病返乡军人身份证复印件,该群体共1600多人,在收集身份证复印件过程中我行专门抽调人员参与到该项工作中,11月11日将第一批资料齐全的161户进行批量开户。
我行将尽快将该群体退役军人保障卡尽快批开并实现代发,在促进我行代发业务的发展同时加强综合营销,实现收益最大化。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表示,通过此次合作,标志着我县退役军人保障卡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将筛选符合我行授信条件的退役军人推荐我行的贷款业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