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第68期) 【探索】
精彩试读>>> 数字人:激发“人类永生”想象力
数字时代正激发着未来学家和科技公司关于“人类永生”的想象力。近日有消息称,世界上第一个数字人类(digital humans)即将诞生——利用对话AI技术和数字助理设备,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Andrew Kaplan)将作为一个虚拟生命“AndyBot”,在云上实现“永生”。而执行该项目的科技公司声称,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进行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复活人类大脑的工程。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的终极哲学问题有可能获得解答吗?未来,“数字人”将如何发展?我们又将如何定义“人”?
更多内容,请点击
【苏创】
精彩试读>>> 赛场“硬核对决”,创新种子落木成林 —— 瞄准自主可控,“创业江苏”不断突围
日前,由省科技厅、省人才办、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指导的第七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圆满落幕,来自省内及海外赛区的52个项目分获大赛一二三等奖。
基因测序平台、硅基微显示芯片、固态激光雷达……大赛中,一批“高精专”项目闪亮登场,成熟度高、含金量高成为今年项目的亮点,不少成果打破垄断,填补行业空白。大赛评委评价,“创业江苏”作为发展中的一扇窗口,彰显江苏创新创业崭新成果,也记录了江苏中小企业的技术“突围”之路。
更多内容,请点击
【星光】
精彩试读>>> 杰青基金,鼓励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 ——三位江苏“杰出青年”谈“国家风投”
“要探索把‘杰青’基金当作国家‘风投基金’来使用,既促进创新,又宽容失败,激励更多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催生更多科技‘奇果异香’。”
9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殷切期待,会议透露出的“风投”“包干制”等“杰青”新风向,引起科技界高度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三位参会“杰青”,谈谈他们的体会。
更多内容,请点击
【新知】
精彩试读>>> 携带智能移动终端,交织人与技术双重逻辑 — 赛博人:游走在现实与网络之间
刚刚过去的盛夏时节,一场BML VR (BML全息演唱会)在上海举行。洛天依、初音未来等虚拟艺人、虚拟主播在全场近万人的应援声中,展开了近三小时的精彩演出。荧光棒挥起,粉丝身着应援物呐喊舞动,这样狂欢的场面与我们在观看真人演唱会时无异。在这个时代,真实人或是虚拟人,都可以成为站在舞台中央的偶像。
5G之潮奔涌而来,一切都在无声且迅速发生着变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孙玮曾这样说道:“有了电脑、智能手机,我们所有人都是赛博人。”不论是技术网络、社会网络,还是文化网络、心理网络,赛博人已然成为我们的属性。我们,随时在线。
更多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