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解析中国“双碳”密码,写好江苏“双碳”答卷,引领“低碳”生活风尚。9月16日,2022年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在南京启幕。作为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列活动通过会、赛、展、游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全民走向“低碳”生活提供了一份科学指南。
大咖分享:如何写好“双碳”答卷
开幕当天举行的“双碳”主题科普主论坛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柴麒敏,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志高分别就《中国“双碳”密码》和《写好江苏“双碳”答卷》作主题分享。
“‘双碳’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和行动,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柴麒敏表示,气候变化虽是生态环境问题,但它背后的成因,关系到我们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N”中涉及产业、能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毫无疑问,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大的政策和行动的背景下,全球金融秩序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很多零碳、负碳、低碳的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很多产业竞争、国与国之间未来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写好“双碳”答卷,江苏势在必行。孙志高表示,江苏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双碳”的前期研究,形成了《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研究报告》,初步提出了全省重点领域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全省能源结构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成效显著、市场交易日益活跃,尤其是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他指出,“双碳”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重点聚焦突破,坚持先立后破,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韧性,深度挖掘降碳潜力,在经济发展与“双碳”工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高质量完成“双碳”工作目标。
在随后进行的分论坛上,多位国内知名青年学者,共话“低碳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
三大竞赛:教你在生活中“减碳”
实现“双碳”目标,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方面可以实现“减碳”?通过参加此次系列活动中的三个“双碳”竞赛,您将会获得答案。
江苏省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竞赛已于9月15日正式上线。与首届不同的是,今年的竞赛特别设置了集卡游戏,只要集齐6张主题卡片,最高可获得88.8元的微信红包,以此鼓励更多公众了解、学习“双碳”知识。
江苏省大学生海洋低碳技能大赛,则以“海洋低碳”为主题,旨在提升大学生们对“双碳”战略的认识,增强践行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感。
江苏省研究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践大赛,则围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和低碳科技,面向在校硕士和博士征集化工、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实物、软件、样机模型、原理展示等作品,鼓励参赛者将高校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和动手能力。
展、游结合:感受身边的“低碳”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身边的“低碳”,本次活动还开启了“双碳主题科普游”,组织市民乘坐“双碳大巴”参观游览各大“双碳”场馆。围绕“双碳”目标,全省各地都在行动,比如南京市建邺区因地制宜,创建“幸福河湖”,打造“低碳社区”,着重提升区域环境品质;鼓楼区的小市街道建设了“低碳科学馆”,真正实现“双碳”就在身边。
与此同时,9月15日至18日,“中国承诺 大国担当——‘30·60’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展览”在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展出,市民可免费观看。展览围绕“黑色困局”“红色觉醒”“绿色行动”“低碳江苏”四个篇章,以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人类从污染环境到自我救赎的全过程。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江苏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机构调整,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热点产业蓬勃发展。活动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电科院、南京五瑞生物降解新材料研究院、江苏省水利研究院的三位“双碳”优秀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双碳”实践经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系统性、全民性的变革,更是一场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战役。本次系列活动由省科协、省改委、省科技厅等主办,省科学传播中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环境科学学会等承办。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加强低碳宣传与教育,让更多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走向低碳环保之路,让更多的市民节约水电、绿色出行,为“双碳”增添更多“绿色活力”。
通讯员 徐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摄影 嵇刊 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