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长三角这一周 | 活力满满的“包邮区”回来了
2020/03/29 14:30  交汇点  

  

  3月24日零时起,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3月27日24时起,江苏将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

  至此,长三角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均已调整至二级响应或三级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降低,无疑释放了清晰的信号:三省一市的“复苏”节奏进一步加快。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人们惊喜地发现,熟悉的“包邮区”又活力满满地回来了。

  与此同时,级别降低,并不等于一概放松——“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梳理发现,在三省一市,“防输入”的管控措施正在升级。

  

  

  守好国门,防输入措施“再加码”

  随着国际疫情快速蔓延,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外来人员多、外资企业多、对外交往多的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守国门”的任务可谓艰巨。

  考验当前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三省一市均把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重中之重,不约而同地升级防控举措——

  

  此前,江苏仅对有16个疫情防控重点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所有中外人员,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自3月23日起,所有入境人员集中医院观察14天(条件不允许的可实施居家医学观察)。

  同样,3月28日零时起,上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上述措施实施后,对已经居家隔离的,继续实施隔离直至期满14天,并进一步落实从严管控的各项措施。对入境的外交人员和从事重要经贸、科研、技术合作的人员,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3月18日,浙江要求对14天内来自或到访过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入境来浙人员,一律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这一举措进一步升级,3月23日,浙江发布疫情防控第3号责任令,对所有国家(地区)入境人员,一律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责任令明确,各地要加强对疫情防控风险点分析研判,进一步充分运用“健康码”,切实守牢社区商区厂区等“小门”防线。对入境来浙人员,全面推行“健康码”国际版应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消息是,从3月23日开始,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会从全国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东、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郑州、西安)入境,并在第一入境点实施检疫、办理入境手续,检疫符合登机条件后,可搭乘原航班入京。

  南京被列为12个指定第一入境点之一,这意味着南京机场需要完成检测、分流、入境、初步隔离等第一道工作,江苏面临的涉外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

  目前,南京至东京、大阪、首尔、澳门等国际地区航线还在继续运行。作为第一入境点后,机场将实施入境航班逐班验放清场、旅客错峰入关、分类分批下机等措施,根据机上有无发热旅客情况,分类优化调整航班的地面保障服务流程。

  入境旅客如果流行病学调查正常,在南京办理入境及检疫手续后,符合条件的旅客将由机场绿色通道登机,搭乘原航班继续飞往北京;

  目的地是南京、省内外地或者安徽的入境旅客,由所在地工作组接走;

  换乘高铁的旅客由专车送至火车站,同时通知其目的地的相关部门。

  对于入境过程中体温异常的旅客,江苏设置了专门的转运程序和路线,以避免和其他旅客发生接触,体温异常旅客将被送往医院,同排座位以及前、后三排座位的旅客,也将被送往指定酒店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打好“复苏战”,定力和信心成高频词

  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共同构成“新战场”的,还有“提速发展”。

  连日来,各地以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强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努力把被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三省一市的多个重要会议上,定力、信心成为各地党政一把手反复强调的高频词。

  3月26日上午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越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更加精准有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在营造环境、扩大开放、完善保障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增强企业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全力支持企业在上海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

  

  在3月26日召开的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持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高度的定力和坚定的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这也是一个月内,江苏第二次提到定力与信心。此前召开的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形势,坚定必胜信心,保持高度定力,凝心聚力、奋发作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信心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推进复工复产,对内促进消费,各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硬核”举措——

  

  3月26日,上海企业复工指南5.0版发布,通知明确,原需备案确认复工的书场演出活动,棋牌室、室内游泳池经营活动从即日起取消备案,直接复工。剧场演出活动、电影院以及利用地下空间的密闭体育场所的经营活动仍需备案确认复工。各旅游企业经营的跨省(市、区)和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线下教育培训活动仍需等待国家相关部门通知再复工。

  3月24日,安徽出台18条措施,帮扶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包括帮助个体工商户尽快有序复工复产、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多渠道为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支持、方便个体工商户进入市场、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力度、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

  同一日,江苏出台6方面18条措施,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将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修订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示范点。加快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开设线上“文旅超市”,发布、推介疫后江苏30条旅游精品线路和10条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

  为了让消费者放开买买买,各地按下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长的“快进键”。

  浙江在短短几天内先后打出“弹性休假”和发放消费券两大硬招。根据3月24日印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浙江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3月25日,绍兴明确将向市场投放约1.8亿元消费券,分时段、分类别以限时抢的形式投放。3月27日至5月31日,杭州市政府将发放5亿元消费券,150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的消费补助,剩余4.85亿元用于电子消费券发放,商家匹配优惠额度为11.8亿元,预计消费券实际额度为16.8亿元。

  而在更早发放消费券的南京,3月24日,南京电子消费券摇号结束。5天时间里,南京共使用电子消费券34522张,总消费金额942.93万元,除去电子消费券抵减金额外,带动消费金额613.16万元。

  3月27日,江苏出台“体育产业15条”应对疫情影响,发行5000万元体育消费券。

  “包邮区”之间走动也更方便了。3月26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落实工作的通知》,提出上海“随申码”、江苏“苏康码”、浙江“健康码”、安徽“安康码”已实现业务互认及数据共享。

  做足功课,备战“开学季”

  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何时能把“神兽”送回学校,应该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3月25日,安徽省政府发布关于全省学生返校安排的通告,成为继江苏之后长三角地区第二个明确返校时间表的省份。

  通告明确,4月7日高三年级学生返校,4月13日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初高中其他年级、中职学校学生及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学生返校安排,由各市制定分类分批、错时错峰返校方案,但返校时间不得早于4月20日。

  继21日确定开学时间后,本周,江苏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为开学“备战”。3月24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各设区市加强当前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该通知由江苏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

  通知要求,集中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严查涉校车辆交通违法,还有强化督查问责。

  具体来说,要充分利用开学前的窗口期,抓紧组织力量深入辖区所有中小学(中职)、幼儿园、校车企业,检查学校、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督促严格执行校车安全管理规定。

  在交通组织方面,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加大分批次上下学时间间隔的实际情况,采取加派执勤力量、延长勤务时间、“校家警”护学等多种方式,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

  即使在没有明确开学时间的浙江,各地已经相继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提前做好开学准备。

  3月25日下午,针对学生入学、上课等重点环节,丽水经济开发区中学开展了一场疫情防控模拟开学演练。校门口新增3条隔离通道,不同班级的学生错时到校,必须佩戴口罩在规定时间内间隔1.5米排队等候入校,经过校门口新增对红外测温仪检测体温达标后方可进入。教室内,学校进行了单人单桌上课模式的演练,学生间距保持在60至80厘米。如果在上课期间,有学生出现异常情况,老师会立即停止授课,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介入处理,将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带离问诊。

  而在上海,从3月份开始,全市大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学生不到校。3月25日起,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 (shrxbm.edu.sh.gov.cn)正式上线,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以及各区招生工作提供便利服务。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

  素材及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交汇点新闻 浙江发布 安徽网 浙江在线 视觉中国

  值班主编 孙巡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