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江南文脉论坛 | 90万VS200万 永嘉南渡,渡了多少人?
2019/10/30 15:49  交汇点新闻  徐宁  

  

  交汇点讯 江南是中华文明的避难所、大后方,在一次又一次游牧民族的南逼之下,在一次又一次汉文明的南移之中,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开发、拓展和提升,江南变得日益成熟,可以说没有南渡的移民,也没有今日江南的风姿绰约和形象鲜明。

  西晋的“永嘉之乱”,唐末的“安史之乱”,北宋的“靖康之耻”,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而“永嘉之乱”造成的“衣冠南渡”,可以说是开启了江南大开发的序幕。

  那么问题来了,永嘉南渡,渡了多少人呢?

  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曾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徒》一文中以《宋书州郡志》侨州、郡、县之户口数当南渡人口之约数,推断出“截至宋世(南朝宋)止,南渡人口约共有九十万”,另一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推算也与此持平。

  30日上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人文江南: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分论坛上发表主题为《东晋南朝南迁人口及其后裔数量需要重新估算》的演讲,作为谭其骧的弟子,他在老师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后认为,至南朝宋时,永嘉南渡的移民至少有200万。

  “其实,对于90万的结论,谭其骧老师也认为‘实在很不严谨’”,胡阿祥教授说,这一推论最重大的贡献,在于找到了种相对可靠的,对这次移民进行数量分析的依据。

  胡阿祥教授进一步指出,谭师、周先生对于西晋永嘉丧乱以迄刘宋大明年间侨人数量的估算,原其本意,只是为后续的研究,包括分期与分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已,相关的侨人数字并不能坐实。讨论东晋南朝南迁人口及其后裔的数量,《宋书州郡志》 所载侨州郡户口数字不宜简单直接,即尚需考虑到其数字的复杂性,还需引入一些历史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

  他分析说,《宋书州郡志》所载侨州郡户口数一般认为是大明八年(464年)的数字,其时上距西晋永嘉丧乱已有百五十年。这些侨州,郡、县的户口既包括历年来的移民,也含有这些移民定居后繁衍的后代,以首批到达的移民为例,如果他们在定居后以千分之五的年均增长率繁衍的话,150年内人口总数已经增加到2.11倍了。

  胡阿祥教授介绍,他采用的方式是今山西省域为例的侨流人口输出地估算、以今安徽省域为例的侨流人口输入地推算为200万。胡教授说这结论并不孤单,葛剑雄先生在他的《中国移民史》中也提出过到南朝宋大明年间,北方移民及其后裔的总数至少应是200万左右。而且“200万无论如何只是一个下限。”

  不过,胡教授特别强调,无论是葛剑雄先生的总体估算,还是他以输出、输入地的估算,仍是相当粗略的,更加细致的、分期与分区的估算,都“还有待于今后有志于此者的成十倍的努力”。

  交汇点记者 徐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