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钱理群最近出版了新书《钱理群的另一面》,作为献给自己的80岁生日礼物。这一次他选择用摄影的方式来“发言”,谈论他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著名作家冯骥才也在20年代伊始推出了新作《书房一世界》,通过书房这一载体,真实地面对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对自己。
《钱理群的另一面》中选编了钱理群几十年来所拍摄的照片,多是自然,极少人物。钱理群反对摄影技术的介入,强调表达一种人对自然的“直觉的,本能的感应”。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其实有一个大关怀。在书中,他明确指出,在当今的中国和世界,以至未来的三十年、五十年,也就是中青年朋友所生活的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将成为人类第一大问题。人和自然之间的不断较量与协调,将成为未来很长历史阶段的时代主要内容,由此人们既定的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动方式-----都会遇到巨大的挑战,“我们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模式,重新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新问题,新的伦理问题,由此而展开一系列形而上的宇宙观、天命观的哲学讨论”。在钱理群看来,这背后是一个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向何处去”的大问题。
钱理群坦言2015年住进养老院以后,和当代青年已经很少交往了,也不太了解。但 “我的社会关怀与人性关怀,不可能没有青年。”他最想对青年人说的两句话,一是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期待青年尽可能创造条件,寻找机会,到大自然中去,到乡村去,认识脚下的土地,真正地“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另外一点,是现实与未来时代的关系,“处在一个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科技大发展,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大变动的时代,能否具有创新思维、技能,就成为国家、民族能否自立、个人能否立足的关键。”他所说的创新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永远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是不断创造发明的源泉与动力;二是要有异端思维,能够对既定的公理、公意、共见、定论------提出质疑和批判,同时具有想象力,在别人觉得不是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想象、创造出可能性。钱理群说,这或许是一个高标准,希望青年朋友即使暂时做不到,也要好好想一想。
“生活的一半是情感的,书房的一半是精神的。”著名作家冯骥才2020年开年推出的全新随笔集《书房一世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辑录七十余篇精妙短文,都以作者书房中的一物一景起兴,从而揭开了自己隐秘的精神世界。
冯骥才把自己的书房称为“心居”,因为书房乃他心居之处。他写道,我要钻进书房,用一支笔在心中苦苦探寻,去拨开迷雾,穿越困惑,找出道路,找出力量,找出使自己不动摇的动力和思想支撑。大作家的书房什么样?他说,除去门窗,凡墙壁处,皆造架放书,书架也由地面直通屋顶,“我喜欢被书埋起来的感觉。”写作的人都随性,信手堆放,因此书房的乱却反而让他觉得丰盈,“像一个世界那样驳杂、深厚,乃至神秘”。读书写书,买书存书,爱书惜书,贯穿了作家的一生,积书成山,总要想办法解决。他把绝大部分图书搬到学院,建了一个叫作大树书屋的图书馆,还有一部分捐到宁波慈城的祖居博物馆。留在家里和书房里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但也至少也有数千册。人们好奇,能被“留下”都是些什么书呢?冯骥才说,常用的书、工具书、怕丢的书,还有一组组不能失群的书,比如敦煌图书、地方史籍,还有自己喜欢的中文名篇的选本和外文名著的译本等。
书房里四张放置了二十多年的老照片则是作家情感世界的投射。一张是他母亲的照片。“她今年一百零二岁。她近年一些照片和百岁照都存在我手机的照片库里,但立在书架上的却是她1945年的一张旧照。当时母亲二十八岁,我三岁,年轻母亲的清新与美丽都保留在这张照片上。”两张都是和妻子同昭有关,一是他与妻子相识时她的一张照片,还有一张是他和妻子交朋友时拍摄的第一张合影,那是1964年,他二十二岁。最后一张摄于1978年,是他与当时十岁的儿子冯宽的合影。冯骥才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父子应是忘年交》,是说做父亲的总是把儿子当作儿时听话的儿子,不知道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已长成独立的男人,需要你和他重新相处,建立起一个美好的“忘年交”关系。他说他很怀念照片中的那个时候,儿子还在儿时,温顺、听话、需要保护,随时拉过来就可以抱一抱,而个时候不会再有了。 “新照片是记录,老照片是记忆。它已经成了记忆的载体,记忆着某个时期或时代的生活,它后边有一大片过往的生活与情感。它的内涵往往大于它的本身。”冯骥才说。
交汇点记者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