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乞巧晒书拜魁星,在传世名著中寻觅多姿多彩的七夕节
2020/08/24 19:27  新华报业网  

 

  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了,是男孩乞求功名、女孩拜织女乞求美好的日子。据《物原》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朝初年,七夕相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美丽的神话,牵动了众多儿女之心,演化出许多风情民俗。

  由新华日报“新华红”短视频工场携手南京市委宣传部“我们的节日”工作室打造,系列纪录片《传世名著·我们的节日》,为大家奉上七夕节的文化大餐。

  民间俗传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曲星。古时,读书人要在七月七这天拜魁星,祈求保佑自己能够在考场上一举如愿。

  七月七,还是一个与书有关的节日——晒书节。汉族民间传说“魁星主文事”,魁星在读书人心目中,地位崇高。因而,读书人都很注重这个日子,在这天会把书放在外面晒。

  传世名著《世说新语》中曾记载过一个叫郝隆的才子,七夕这天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仰卧庭中,以腹曝日。人问其故,答曰“晒我腹中书”。

  七夕乞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古代南京女子乞巧之风尤盛,东吴时建业(南京)就有了丝织业,到南朝丝织业遍布全城,处处皆闻织布机声,所以赢得了“秣陵之民善织”的美誉。传说南京人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人间的“巧女”、“巧姑”、“巧媳妇”也都是从天上织女那儿乞来巧艺的。《红楼梦》更是让南京云锦这一御用织造闻名于世。

  南京民俗著作《金陵岁时记·七夕乞巧》中生动记录了南京七夕“乞巧”民俗:七夕前日,妇女取水一盂,曝烈日中,使水面起油皮,截蟋蟀草,如针泛之,勿令沉下,共观水影中如珠如伞如箭如笔等状,以验吉凶。

  戏里忆往事,佳话永传情。在七夕节这一天,《桃花扇》是南京市民最常选择观看的一出戏,戏中讲述了李香君与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七夕民俗活动是从华夏文明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一笔精神财富,如历代歌咏七夕的诗词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所承载高尚的情感价值。节日习俗的演变,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传统和现代需要良好融合,但需要不断继承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让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节日仪式与民俗被发掘创造,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