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旗漫卷,初心永恒。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我们的五星红旗》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全媒体记者兵分8组16路,历时一个多月,行程5万余公里,从瑞金到新疆塔城,从帕米尔高原到开山岛,从漠河到海南椰林,从戈壁东风航天城到四川大凉山,践行“四力”,在祖国大地上寻找与五星红旗相关的精彩故事,记录在国旗下成长的典型人物,透过历史与现实描述中国大地上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挚爱。
王继才坚守过的地方,五星红旗每天照常升起
升起了国旗,开山岛就有了颜色
开山岛是石头岛,虽有王继才夫妇历年燕子衔泥般运土运肥种下的植物,仍然有些荒凉。
任何到过开山岛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注意到岛顶的五星红旗。一片灰黄色中,它醒目跃动。自从1986年国庆节第一次升旗起,30多年里,这抹鲜红始终映印在海天间,从未间断。
守岛32年,王继才成为了“灯塔”,树立了丰碑,化作了守护共和国旗帜的长风。如今,王继才兑现了他守岛“直到守不动为止”的诺言,国旗转到了王仕花肩上。国旗无言,如32年来一样,在小岛上空冉冉升起、猎猎飘扬。
有一次刮台风,王继才生怕国旗被刮跑,冒着风雨爬到山顶收国旗,下山时不小心一脚踩空,摔断了两根肋骨。王仕花说:“国旗比他自己生命还重。老王常说,开山岛虽小,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必须每天把国旗升在小岛上,让国旗在海风中飘扬。小岛有了颜色,我们做的一切才有了意义。”
岛上风大、潮湿,国旗特别容易褪色破损, 32年里用坏了200多面。如今,这些国旗成为开山岛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中国领土上,中国国旗下,王继才斗过偷渡“蛇头”,举报过走私犯,每天巡岛、望海、记日志。如今,王继才走了,王仕花还在守岛、升旗。
上岛之初,王继才和妻子从岸上一点点运来泥土,在石头缝里种树。直到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终于长出一棵小苗。苦楝树,虽生长在瘠薄之地,可每到初夏,总能开出一簇簇粉紫色的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待到楝花落尽,就会结出一串串的楝果。岛上缺土,楝果落地后极少能发出芽来,可一旦成活,便要结结实实活一回。
为什么国旗美如画?守岛民兵邵正刚说,海上空气通透,环境优美,映着蓝天,国旗自然分外漂亮,当然最关键的是,“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开山岛,是王大哥坚守过32年的开山岛。”
在王继才夫妇心中,国有千钧重,守岛就是卫国。“现在他走了,实现了他当年的承诺:守着开山岛,直到守不动为止。”王仕花平静地说,“我这么多年和他在一起,受他的影响,要继承他的遗志。所以他走了,我又向组织申请继续守岛,走他没有走完的路,让开山岛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出品人:双传学
总策划:顾雷鸣
总执行:陆 峰
统 筹:冯海青 陈炳山 戴军农
撰稿:陈月飞
摄影摄像:万程鹏 王子杰
文字统筹:韩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