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访谈第一排 | 徐洪才:盘活农村资源,乡村振兴是最大的潜力之所在
2019/12/21 15:21  交汇点新闻  黄欢  

  纷繁复杂的2019年即将落幕,中国政策科学院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徐洪才坦言,今年全球经济差强人意,尤其是美国带头引发的保护主义、贸易摩擦,对全球实体经济,包括金融体系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世界分化,中国对策,相较于他给全球经济打出的60分,颇为亮眼的是,徐洪才给中国经济打出了90分。“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这个是很不容易的。也为明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一些政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政策科学院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徐洪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强调了2020年“稳字当头”。对此,徐洪才的预判是:“明年是6%左右,我预期是5.9到6.1之间。”

  徐洪才指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稳中求进的基调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有不少看点。在财政方面,他表示政策要兜底,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特别是一些短板领域的投资,通过政府扩大投资,带动民间投资,调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投资的效率要提高。”同时,他认为要积极实现双升级,要瞄准老百姓新的需求,引导资金流动,培育新的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双升级,“这是明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从货币政策来看,我觉得稳健的基调不变,但是要适度灵活,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广义货币供应量、信贷资金,还有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要大体上和名义GDP的增长速度相匹配,因此要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徐洪才表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改革来降低融资成本,打通传导机制,保持金融稳定,特别是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

  当天的2019年全球经济学家年会大咖云集,群贤毕至,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全球经济放缓时,中国的机遇在哪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是什么?对此,徐洪才坚定认为,中国经济将迎来五大机遇: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国企国资改革、民营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红利进一步释放;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一轮改革开放红利。

  其中,最大的机遇就是立足于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中国还有约6亿农民,能不能够把农民变成现代化的市民”,实现产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力,摆脱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的农业体系迈进。“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土地的集约化经营,还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市场体系的培育,形成一个城市农村之间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机制。”

  徐洪才解释说,过去是一种单向的虹吸效应,热岛效应,农村向城市流动,未来要支持下乡,人才下乡、资本下乡、技术下乡,要盘活农村资源这一块,乡村振兴是最大的潜力之所在,带动老百姓消费需求的升级,带动基建投资的升级。“拉动经济进入后半场,农村城镇化后半场当中,或者说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白银时代过程当中,未来的十年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的。”

  交汇点记者 黄欢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