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江苏共有55项通用项目和1名人选摘得荣誉。其中由江苏主持的获奖项目有22项,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一。把握时代脉搏,勇立创新潮头,“江苏军团”群星闪耀,很多“硬核”成果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厚积薄发,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记者注意到,在江苏获奖项目牵头完成单位中,江苏高校“方阵”占比最高,很多科学家多年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赓续奋斗、厚积薄发,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和江河湖海。
十余年治淮,为我国同类河流治理创建了“淮河样板”,也为我国重污染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团队,时隔三年再次拿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论文和专利,只是解决问题的副产品。”这是李爱民的工作心得。
治理淮河,国内外并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基流匮乏,八成补给水来自于污水排放,淮河支流贾鲁河的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李爱民团队科研人员、工程师近百人,长期奋斗在一线,建立了18.48公里的野外观测站进行长期调研。许多应急污染事故处置现场,常常能见到李爱民的身影。李爱民带领团队研发的一批水污染治理,风险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淮河近十条闸坝型河流的水质改善,项目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内蒙等8个省市自治区得到推广应用。
“高层建筑、海上风电、大跨桥梁……随着国内外重大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多,业内对‘承载力’测试的精度要求也日渐提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龚维明教授团队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源自龚维明教授早在1996年率先提出“平衡点”理念,推动实现“承载力”测试智能化、精准化。该技术已被500多家国内外企业应用于国内32个省市和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000多个工程(包括24座长江大桥及32座跨海大桥),并创造了多项世界测试记录。
水深千尺,亦可“睁眼”探到桥体细微病灶。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吴刚教授团队首创系列光学非接触式检测设备和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可深入水下的高清阵列相机,嫁接了算法、定位等新技术,可以实现每秒25次扫过界面,该方法实现近距离、大视场、快速检测,比人工潜水检测效率提高近10倍。项目成果应用于全国90%以上的地区,并在铁路、公路等500余项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施工期80%的开裂都与混凝土的“收缩”有关,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教授团队研发出成套抗裂技术,给建筑面涂了一层防护的“雪花霜”“保湿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发明的测试方法已被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采用或借鉴,成果应用于兰新高铁、港珠澳隧道沉管、地铁车站等100余项重大工程。
创新“惠民”,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
在“高大上”的获奖成果中,记者注意到有多项成果在农产品安全及深加工技术实现新突破,从生产到餐桌,更接地气的创新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的研究是切实解决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的民生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莲教授团队成果“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肉品加工是我国农产品加工及食品行业的支柱产业,产值达1.3
万亿。在中国老百姓餐桌上,腌腊肉制品风味浓郁,但风味形成机理不明,品质难以保障;西式低温肉制品引进后出水出油严重。周光宏教授团队经过长期科研攻关,摸清中式肉品风味“家底”,揭示了中式传统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研发出现代加工工艺;阐明西式低温肉制品凝胶形成新机制,研发出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解决了西式肉品“水土不服”的难题。团队依托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30多家肉品加工领军企业在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技术集成应用方面进行了20余年的联合攻关,研发出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上市新产品75种,授权发明专利31项。
香醋、腊肉、茶叶……中华特色食品蕴藏着中华儿女传承千年的生存智慧,然而,特色食品加工很大程度依赖于人工经验,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江苏大学邹小波团队研究项目解决了我国特色食品智能化加工的瓶颈问题,在多维感知仿生评价新方法、多维分布成像化检测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加工装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邹小波也透露,项目的起源是他在恒顺醋业的博士后经历,看到制醋过程不省力也不省工,他立志于要做研究促进其标准化、机械化。如今,团队研制出的光电双模态仿生传感器就具有人类的感知功能,食品风味的评价及监控从“人工经验式”转变成传感智能式。团队创制的智能加工装备,在镇江香醋固态发酵过程中使用智能检测系统,人工成本减少了20%,能耗下降了15%。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香醋、肉类腌制品、夏秋茶、白酒等食品加工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近三年新增利润3亿元以上。
用科技支撑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创新成果彰显绿色发展理念。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南京工业大学邢卫红教授以化工产品生产方法将“制浆废水吃干榨尽”,发明了膜法制浆废水零排放新工艺,建成了特种超滤膜规模化生产线,实施了4万吨/日的全球首套膜法制浆废水零排放工程,破解了制浆废水零排放治理的国际难题,用科技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相关成果在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等产业废水资源化中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减排废水1.3亿吨、COD 7000多吨,为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攻坚克难,匠心筑梦再攀高峰
在采访中,很多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是一次总结,更是勇攀高峰再出发。“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于扬子江流域,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力量。” 李爱民教授已经计划着今年的科研工作。
“整个团队这十多年走过来的路非常不易,困难、挫折、打击,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让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真正地造福患者。”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表示,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对团队是一次非常大的激励。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病,我国有120万患者,2年死亡率高达35%。历时近20年研究,孙凌云团队攻克了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将异体充质干细胞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使难治性红斑狼疮5年死亡率从45%下降到16%,拯救了许多重症患者的生命,也为其他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未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需要不断攻坚克难,来加快我国干细胞产业研发的进程。” 孙凌云充满信心。
“作为生产一线的电力产业工人获得国家奖,我既感到骄傲自豪,更感责任在肩。”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工人农民奖)获得者、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电缆高级技师何光华在电力生产一线工作了19年,历时8年实现了3项技术创新,解决了高压电缆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随着城市立体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快速发展,狭小空间的电缆通道大幅增加,传统施工技术安全隐患多、效率低下,频发的故障率和修复周期长带来用户投诉,而小空间恶劣的电缆接头制作环境,导致不少工人患有腰肌劳损等职业病。何光华心里不是滋味,2006年开始构思技术创新。
她带领团队吃住在工地实地记录1年多,获得了大量一手完整资料;通过5年多、上千次的工程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外无法实现该类型电缆过载点分布精确定位的难题。“现在想来,世界性难题也不要惧怕。敢想敢干+科学坚持就是秘诀。”何光华说。
历时8年,团队终于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高压电缆的无损施工,对保障高压电缆工程质量、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各行业规模化应用,并推广至德国、瑞典、新加坡等10国,近三年经济效益7.5亿元。“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创新创造,用更智慧、优质的电力服务,为用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何光华说。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蔡姝雯 王拓 王梦然 蒋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