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天蓝水碧,“大美江苏”成色足
2020/01/11 06:57  新华日报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2019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美”的成色更足。站在新起点,我们回访那些拼搏者和受益者,感受“大美江苏”的精彩,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开展长江生态专项治理后,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之间生产岸线正在全部退出,变身35公里的“南京外滩”。冯 芃摄

  全力守护, 蓝天碧水入画来

  1月7日6点,天刚蒙蒙亮,杨金龙已经来到南京市浦口区长江三桥下的江豚观测点,开始了一天的观测工作。

  45岁的杨金龙曾是浦口区的渔民,祖祖辈辈打鱼为生。2016年,为保护长江生态,南京启动滨江岸线的企业搬迁和复绿行动,成立七坝港江豚保护区,杨金龙和其他100多名渔民一起上了岸。如今,杨金龙已从“捕鱼人”变身为“护豚员”。

  “前几年江豚很罕见,现在经常看到江豚在浅滩嬉戏。最开心的是看到小江豚,去年6月,我头一次看到4只小江豚,这说明江豚在繁殖。”杨金龙兴奋地翻出手机里的相片给记者看,他不断放大那4只灰色的小身影,眼里闪着光。

  目前,长江南京段江豚数量稳定在50只左右。干了几十年捕鱼的杨金龙,早就把捕鱼当成“过去的岁月”,他说,“不能让长江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2019年,苏州大气环境质量实现‘三达标’,大气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近日,这条消息在不少苏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苏州工业体量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苏州蓝’来之不易!”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蒋勐说,苏州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有不少探索,成效明显。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大气治理已进入深水区。

  2019年,苏州瞄准“精准治气”发力。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实现全市94个乡镇(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全覆盖,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大气环境监测“点位长制”街道全覆盖的城市。同时,苏州市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签署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力争打造长三角精准治气、系统治气示范区。数据说明变化:2019年,苏州环境信访投诉量比2016年下降50%。

  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创“水十条”实施以来最好成绩,全省大气环境PM2.5浓度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

  “无论是长江江苏段江豚戏水、太湖桃花水母重现,还是连云港灌河口伪虎鲸群回归,都是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直观的体现。”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富章说,一年来,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长江大保护现场推进会议。去年3月,我省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江苏正持续发力,努力提升环境质量。

  

  昔日的采煤塌陷地变成生态大花园——徐州市潘安湖湿地公园。 张广启摄

  铁腕治污,“还旧账”“展新颜”

  “临港化工集中区开发15年来,累计纳税几十亿元,而近几年环保治理也花了几十亿元,彻底治理到位更是需要近百亿资金。”去年年初,灌云县委书记左军对记者说,“谁都没想到,粗放发展小化工不仅不赚钱,还亏大钱!”

  一年来,灌云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化工大县”的精彩转身。临港产业区积极应对化工整治的冲击阵痛,强势推进各项工作,园区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攀升,1到9月签约亿元项目13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高品质项目不断落地。

  “未来,灌云将向临海新兴工业、先进制造业、生态旅游、空港产业、港口物流等重点方向持续发力,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把化工占比从90%调整到10%以下、装备制造业占比提高到50%以上、健康食品业占比提高到30%左右。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此实现浴火重生。” 放眼未来,左军充满信心。

  连云港环保志愿者陈华告诉记者,前些年由于污染严重,燕尾港著名的四鳃鲈鱼几乎绝迹,但过去一年中,四鳃鲈鱼成群结队的场景又重现了。

  如果说,四鳃鲈鱼重现,是对灌云生态环境改善的无言赞许,那么,在300多公里外的常州市武进区,桃花水母的出现同样是环境改善的明证。

  “现在我每天都来这里跑两圈,环境好,空气好。”常州市武进区居民孙国伟一边在宋剑湖赛道上奔跑,一边不忘向周围的跑友介绍。 2019年,他从另一个镇搬回了老家遥观镇,每天都围绕宋剑湖跑步。

  “为了擦亮宋剑湖这张名片,我们从2018年开始集中整治‘散乱污’。”遥观镇党委书记冯晖说,遥观镇位居全国百强镇第59位,“散乱污”企业一度达到300多家,屡治屡生,屡生屡治。

  过去两年中,遥观镇确定“散乱污”企业(作坊)367家,关停取缔242家,治理改造125家,控制了污染源头,让宋剑湖焕发了新的生机。“现在,30多年没有出现的地衣、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纷纷出现在宋剑湖,宋剑湖已成为遥观镇亮丽的名片。”冯晖说,“散乱污”整治,不仅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还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

  

  城市公园成为南京市民休闲好去处。

  试点先行,制度创新显成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高位推进。去年3月,全国两会刚刚闭幕,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带队拜访生态环境部,促成我省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部省合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共同担任,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意志,以及生态环境部对我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认可。

  部省共建搭建了一个高规格推进我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平台。根据试点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部将与我省合作建立区域应对、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环评会商、信息沟通等机制,指导重大产业转型、布局调整。还将支持和指导沿海城市开展“湾(滩)长制”试点工作;支持“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共同建设泰州卫星生态环境应用示范基地,实现长江流域江苏段应用全覆盖;支持徐州贾汪区等建设国家级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区等。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业务处处长张雷见证了我省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项制度创新,其中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省生态环境部门将改革不断深化,深入集成创新,在管用、有效、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解决了一系列突出环境问题,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上凸显成效。”

  张雷表示,近年来,我省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独特的解决污染问题的经验,为试点打下良好基础,如“1+3+7”治污攻坚作战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环境标准能力建设三年规划等。为实现“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的目标,我省还加快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管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制度,提前一年将固定污染源全部纳入管理范围。编制完成“三线一单”,初步实现全省环境空间管控和环境管理的系统集成。

  环境保护并非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去年2月,我省在全国首创的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上线,将14个担负生态环境保护法定监管职责的部门全部纳入,对13个设区市问题线索统一监督管理,实现纪检监察机关全流程、嵌入式再监督,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办结了一大批群众投诉举报的环境案件,环保执法效率和老百姓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蓝天见证江苏治污努力

  环境质量好不好,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过去这一年,朋友圈里“蓝天”出现得更频繁了,随手拍的清水绿岸变多了,不少人说家门口的小河变清了,自己可以畅快呼吸了。

  数字同样印证了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2019年,江苏重点断面水质改善幅度为长三角区域最大,优良海水面积比例同比提高41.2个百分点,国考省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断面首次全部消除了劣V类。大气环境方面,PM2.5浓度下降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到71.4%。

  蓝天碧水,见证江苏用一项项实招硬招,誓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对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地区进行督导帮扶,通过多个蓝天保卫专项行动攻克治气痛点难点,建成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设立企业环保接待日,确立环保信任保护原则,建立环保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机制……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加快形成由环保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倒逼到激励,我省引导企业主动治污、精准治污的正向激励机制正在形成。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生态环境治理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省生态环境改善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久久为功,江苏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正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一张喜人的环境质量“成绩单”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全省PM2.5浓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2.5浓度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降幅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1.4%,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考核指标。

  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2019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77.9%,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国考省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创2014年“水十条”实施以来最好成绩。重点断面水质改善幅度长三角区域最大,优良海水面积比例同比提高41.2个百分点。

  环境监管依法从严。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共下达处罚决定书14158件;全省公安、生态环境部门合力侦办污染环境犯罪案件37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17人。

  环保基础能力持续提升。全省水质自动监测站达到641个,建成由1818个网格、4331台套自动监测设备组成的全省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全省危废处置能力提升到208.2万吨/年,同比提高27%。

  绿色金融政策更加完善。建立“金融环保对话机制”,促成159家企业的185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意向融资169亿元。率先推出“环保贷”,155个环保项目获得贷款77亿元,节约融资成本6545万元;对成功上市的绿色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今年累计安排绿色金融奖补资金1817.82万元。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许海燕 吴 琼  实习生 胡欣阅

  本版供图 视觉江苏网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