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话长江 第3期(时长:00:27)
20世纪80年代,十六铺码头还是上海著名的客运轮船码头,每天挤满了南来北往的人。1984年的夏天,朱晓东和他的3位同学从这里登船,开启从上海到重庆的沿长江取样之路。
每当客轮行至一地、靠岸停在码头时,他们便拿着仪器设备采集长江水样。“采上来以后,我们就把水过滤成滤纸上的样品,带回去给老师,一起做科研分析。”朱晓东兴奋地回忆着。他们从上海出发逆流而上,江面愈渐狭窄、水流愈加激越,到武汉后便只能换乘小型客轮,这才能行驶至重庆,“一路上,我们看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非常壮观。”
这趟科研之旅,令朱晓东印象深刻。他意犹未尽地笑着:“我们四位同学到现在有时候还会聊起来呢!”
但话锋一转,他略带惋惜地说道,“其实说实话,那时候的生态环境要比现在好。”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国长江特有物种——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回应称“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禁捕,非常重要!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
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作为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说,一方面坚决落实禁捕政策恢复生态系统,一方面严格管控污染源改善水质,江苏正双管齐下展开长江生态修复和重建的工作。
今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19年相关工作中提到,“国考省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对此,朱晓东感慨颇深。“去年,我在全省各地跑了很多地方,很多专业人士、普通百姓都说,这一年江苏的蓝天白云比以前多了,城市黑臭河道越来越少了。”
看到全国特别是长江经济带,正在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江苏也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他轻轻舒了一口气。“我想,今后我们这条母亲河会更健康,能够永远滋养我们中华民族。”
2019年,“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分别在江苏沿江八市和上海、武汉、重庆、宜宾等地采集江水、土壤、空气样本,开启了为期12年的“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看到小使者们的积极参与,朱晓东感到非常欣慰。他说,希望一代一代的青少年朋友加入,成为环保的生力军。古人在很多诗词名篇中都描绘了美丽的长江图景,比如蓝天白云、清澈江水,还有飞鸟和鱼等等,“我相信,今后我们仍能看到这些景象,甚至比我们古人看到的长江更健康、更富有生机。”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统筹 孔德信
文字 丁叮
视频 余勤雍
制图 杨晓珑 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