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下面简称南京公卫中心)是南京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遭遇战中,医务工作者是冲锋在前的战士。从1月19日南京开始收治首例武汉回宁发热患者以来,10天过去了,战斗在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怎么样了?今天上午,记者在南京公卫中心见到了这群“最美战士”。
靠一部电话联系外面,腊月二十八进来还未回过家
曾谊是南京公卫中心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区主任,中午12点,记者来到医院时,她刚从病房撤下来。刚刚洗漱完毕的她,还是看得出一脸的疲惫。
从腊月二十八接到命令进驻医院,如今已经十天过去了,曾谊一直与战友和病人在一起,没有离开病房半步。“春节也是在病房度过的,”曾谊说,隔离病房实行三级防护,24小时轮班,每4小时一班,手机不能带进去,与外界联系的唯一设备是仅有的一部值班电话,遇到问题才能打。因为太忙,大家都没有时间私下“占用”它。
得知老婆要进入隔离病房,爱人主动带着孩子回了老家陪伴老人。一家人只能在每天晚上通过手机视频连线一下,报声平安,互相关照注意安全。何时能与家人团聚,曾谊不知道,她说,“这个愿望估计要等到打赢这场战役再说了”。
4小时病房救治,衣服拧出水
走进南京公卫中心重症监护病房,要经历很多道门,每一道门都是“生命之门”。
ICU护士长宋艳告诉记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要经历三道门。首先在清洁区,先穿上手术服,换上工作鞋,在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帽子,然后到达第二更衣室,穿上连体防护服、戴手套、穿靴套和戴护目镜,进入工作区。进入病房,还要再穿一层隔离衣,再戴一层手套、戴防护面屏再穿一层鞋套。总计要戴2层口罩,2层手套,2层隔离服。
隔离病房的护士们每一个班4个小时,这4个小时不能喝水,中途不能上厕所,一个班下来,护士们浑身湿透,就像洗过澡一样。“一般进去1个小时身体就湿了,4个小时基本要到极限了,出来衣服、鞋子能拧出水来。”感染科护士马彧婉说。
重症隔离病房里护士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24岁,当这些戴着防护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面罩,是一张张青春的脸。面对这场疫情,她们说,心里肯定是怕的,但是这个岗位就是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职责,“我们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
党旗下,隔离病房里最美“加油”姿势
在重症监护室医生工作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面鲜艳的党旗。当天,在南京多家医院举行宣誓活动时,这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前线,5名身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党旗下集体宣誓:“阻击疫情,守护南京”。
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她们)举起手臂,集体打出“加油”姿势:“加油,必胜!”给外界传达必胜的信心。
据了解,目前,汤山院区,有近百名医护人员坚守在一线,24小时轮班,吃住在医院。她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互相鼓励,接力战斗。她们是距离疾病最近的人,也是患者赢得新生的希望所在。
祝福他们,早日结束战斗,回家团圆!
交汇点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