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疫情防控不能忽视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地区防控效果的好坏决定整个战“疫”的成败。日前,我省6948个行政村的71474台应急广播终端正式投入工作,打通了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大喇叭”早已有之。只不过由于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日益发达,“大喇叭”才逐渐边缘化。这几年,由于政策宣传、法律普及、农技推广以及党员冬训等的需求,大喇叭开始在部分乡村重新上岗。这一次,江苏全省统一部署,让“大喇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服务,以最接地气、最通民心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递出科学防疫、全民防疫的声音,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战。
“大喇叭”的一个好处是能“说清”。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亲邻之间的信息都靠口口相传,对网传的不实信息缺少辨别能力,大喇叭的出现及时做到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让村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了真正的了解。另一个好处是能“说透”。疫情防控期间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传出,很多的防护知识、防控措施都需要第一时间传递到户,传递到人,在报纸、传单跟不上趟,新媒体又“水土不服”的情况下,“大喇叭”在时、度、效上却大显神威,成为最佳的“乡土媒体”。还有一个好处是能“说通”。“大喇叭”里传出的是乡情乡音,把许多的大道理都本土化、通俗化,深入人心,村民听得懂,记得住,想得通,也就能更好地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人人都自觉地成为疫情防控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着农民工返乡回城、民俗庙会、走亲访友、红白喜事等诸多情况,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带来疫情的蔓延甚至失控,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把久违的“大喇叭”搬到了战“疫”的第一线,讲政策、说道理、论科学、话民风,入情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取得了意料中的好效果,虽说是“土方子”却治得了“急惊风”,称得上是宣传的利器,战“疫”的“硬核”。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特点,提炼出了“防输入、控聚集、广宣传”的“九字方针”,这些战略战术通过全省7万多个“大喇叭”传播,就形成了网格化、地毯式的覆盖,为3601.34万的农村人群吹响了战“疫”的集结号,发动农民群众共同打一场群防群控的疫情阻击战。